惠陽大隊挺進梧桐山,開辟新的根據地;獨立中隊深入稔平半島,並擴建為護航大隊;路西的珠江隊也頻頻出擊西鄉、福永;寶安大隊連續進襲固戍、沙灣;第三大隊把寶太公路攪得天翻地覆;羅浮山區也亮出了“第二獨立大隊”的旗號,活躍於增城和博羅之間。從烏蛟騰會議之後,至這年年底,抗日遊擊總隊一共打了大大小小八十多場仗,不僅恢複了惠東寶根據地,而且把地盤擴大到莞太、寶太公路、廣九鐵路沿線、大鵬灣、大亞灣,建立了港九根據地,部隊發展到三千多人。整個粵東地區,遍地烽火。
12月2日,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在惠陽縣土洋村宣告成立。曾生任司令員,林平任政委,王作堯任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楊康華任政治部主任,聯名發表《東江縱隊成立宣言》。東江縱隊成立時,下轄七個大隊,共三千多人。
港九大隊是東江縱隊的一個大隊。它成立後,派出大批民運隊員,深入到九龍、新界的650多個村莊,宣傳抗日主張,辦文化夜校,組織抗日聯防會、婦女會、兄弟會、兒童團、遊擊隊之友等群眾組織。南湧、鹿頸、烏蛟騰等村,幾乎每家都有人出來幫助遊擊隊工作或參加港九大隊,甚至一些偽政權也在暗中向遊擊隊輸誠,充當兩麵政權,公開為日本人服務,暗中為港九大隊服務。
港九大隊建立初期,主要活動範圍在西貢的赤徑、嶂上;沙頭角的南湧、烏蛟騰;元朗的八鄉、十八鄉等地和一些遠離圩鎮的山區。經過不懈努力,漸漸把旗號打響,活動範圍不斷擴展。西貢區擴展到沙田地區,直到九龍區;沙頭角區則擴張到鐵路線上的上水、粉嶺、大埔等圩鎮附近;而元朗區的荃灣、屯門、大水坑等,都成了他們出沒之地,已迫近了九龍市區。
據《東江縱隊史》所載,1942年初冬,短槍隊在獅子山下伏擊日軍一個班,重創敵人;在茶果嶺小冷室,短槍隊擊斃兩名日軍密探;在西貢的北圍,短槍隊截擊敵人,擊斃一名日軍翻譯和兩名憲查;在牛池灣,短槍隊化裝成客家婦女,接近日軍哨所,殲滅了哨所內的日軍伍長和憲查16人;短槍隊又化裝成日軍密探,深入九龍市區,在金棠酒家擊斃漢奸特務肖九如。遊擊隊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一次行動,是由劉黑仔扮成日軍,乘坐一輛吉普車,直駛到九龍南支那派遣軍司令部,把一條寫有“堅決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去”的橫幅,懸掛在司令部的門口,造成極大的轟動,敵人肝膽俱寒,民眾拍手稱快。
劉黑仔是港九大隊中一位最富傳奇色彩的人物。他原名劉錦進,大鵬鎮東北村人。兄妹五人,他排行第三。父母早逝,11歲進本村小學讀書,1934年畢業。後參加抗日救亡運動,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惠寶人民抗日遊擊總隊的一員。他練就了百發百中的射擊神技,有“神槍手”之稱。
惠陽大隊挺進梧桐山,開辟新的根據地;獨立中隊深入稔平半島,並擴建為護航大隊;路西的珠江隊也頻頻出擊西鄉、福永;寶安大隊連續進襲固戍、沙灣;第三大隊把寶太公路攪得天翻地覆;羅浮山區也亮出了“第二獨立大隊”的旗號,活躍於增城和博羅之間。從烏蛟騰會議之後,至這年年底,抗日遊擊總隊一共打了大大小小八十多場仗,不僅恢複了惠東寶根據地,而且把地盤擴大到莞太、寶太公路、廣九鐵路沿線、大鵬灣、大亞灣,建立了港九根據地,部隊發展到三千多人。整個粵東地區,遍地烽火。
12月2日,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在惠陽縣土洋村宣告成立。曾生任司令員,林平任政委,王作堯任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楊康華任政治部主任,聯名發表《東江縱隊成立宣言》。東江縱隊成立時,下轄七個大隊,共三千多人。
港九大隊是東江縱隊的一個大隊。它成立後,派出大批民運隊員,深入到九龍、新界的650多個村莊,宣傳抗日主張,辦文化夜校,組織抗日聯防會、婦女會、兄弟會、兒童團、遊擊隊之友等群眾組織。南湧、鹿頸、烏蛟騰等村,幾乎每家都有人出來幫助遊擊隊工作或參加港九大隊,甚至一些偽政權也在暗中向遊擊隊輸誠,充當兩麵政權,公開為日本人服務,暗中為港九大隊服務。
港九大隊建立初期,主要活動範圍在西貢的赤徑、嶂上;沙頭角的南湧、烏蛟騰;元朗的八鄉、十八鄉等地和一些遠離圩鎮的山區。經過不懈努力,漸漸把旗號打響,活動範圍不斷擴展。西貢區擴展到沙田地區,直到九龍區;沙頭角區則擴張到鐵路線上的上水、粉嶺、大埔等圩鎮附近;而元朗區的荃灣、屯門、大水坑等,都成了他們出沒之地,已迫近了九龍市區。
據《東江縱隊史》所載,1942年初冬,短槍隊在獅子山下伏擊日軍一個班,重創敵人;在茶果嶺小冷室,短槍隊擊斃兩名日軍密探;在西貢的北圍,短槍隊截擊敵人,擊斃一名日軍翻譯和兩名憲查;在牛池灣,短槍隊化裝成客家婦女,接近日軍哨所,殲滅了哨所內的日軍伍長和憲查16人;短槍隊又化裝成日軍密探,深入九龍市區,在金棠酒家擊斃漢奸特務肖九如。遊擊隊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一次行動,是由劉黑仔扮成日軍,乘坐一輛吉普車,直駛到九龍南支那派遣軍司令部,把一條寫有“堅決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去”的橫幅,懸掛在司令部的門口,造成極大的轟動,敵人肝膽俱寒,民眾拍手稱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