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黑仔是港九大隊中一位最富傳奇色彩的人物。他原名劉錦進,大鵬鎮東北村人。兄妹五人,他排行第三。父母早逝,11歲進本村小學讀書,1934年畢業。後參加抗日救亡運動,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惠寶人民抗日遊擊總隊的一員。他練就了百發百中的射擊神技,有“神槍手”之稱。
1944年2月11日,美國第十四航空隊的12架轟炸機,在20架戰鬥機保衛下,從桂林起飛,奔襲香港日軍的啟德機場。當日戰況激烈,日機起飛迎擊,雙方在空中展開短兵相接的廝殺。引擎咆哮聲、機槍聲、爆炸聲,壓過了北風的嘯聲。據港九大隊的情報,盟軍飛機擊落了日機3架,並炸毀了紅磡船塢,但有15顆500磅炸彈落在大同廠附近,死傷20餘人。中美聯合空軍飛行指揮兼教官敦納爾·克爾(Lt. Donald w. Kerr)中尉的飛機中彈起火,被迫跳傘逃生。當他落地後,被港九大隊市區中隊一名14歲的小交通員發現,迅速把他藏進了觀音山外的芙蓉別村的一個土坑裏,然後跑回村報告。
當晚,日軍由九龍派兵數百,分乘10輛軍車,直撲西貢圩,封鎖交通,不準鄉民出入,一連兩天展開大規模的“梳篦行動”,搜捕克爾,甚至以放火燒山威脅,但始終找不到這位美軍飛行員的蹤影。為了打擊敵軍的氣焰,2月13日晚,劉黑仔帶著三名隊員化裝成日本兵,闖到日軍翻譯家裏,把這個漢奸押到小街口處決,並在現場留下一張紙條:“槍斃大漢奸者劉黑仔也。”
日軍惱羞成怒,出動更多兵力去搜捕,並對村民進行報複。劉黑仔決定“搞單大嘢(大行動)”,襲擊日軍戒備森嚴的啟德機場,並由遊擊中隊配合爆炸亞皆老街四號鐵路橋、九龍憲兵總部附近的十二號鐵橋,實行“圍魏救趙”之計,逼使搜捕克爾的日軍撤回。經請示大隊批準,劉黑仔率短槍隊執行夜間襲擾任務。他們潛入機場附近,襲擊崗哨,乒乒乓乓地放槍,炸毀了一座油庫和一架飛機。日軍大為震駭,搞不清遊擊隊的進攻規模有多大,隻好匆匆調兵回防。
一周後,克爾的傷勢已有好轉,劉黑仔把他接到港九大隊的嶂上村,準備送往寶安抗日根據地土洋村東江縱隊司令部。一路上要穿越重重封鎖,他們盡可能隱蔽而悄靜地穿過日軍防線。但經過九龍塘時,劉黑仔決定要給敵人留一點教訓,因為這裏的日偽據點,平日作惡多端,鄉民早已恨之入骨。劉黑仔化裝成日本軍曹,帶著幾個遊擊隊員,大搖大擺地闖進九龍塘的崗樓,迅速解決掉幾個守兵,又迅速離去。
劉黑仔把克爾送到海邊上船,轉移到東縱司令部。2月底,東縱司令員曾生派人把克爾中尉送到桂林大後方。5月,美軍轟炸機在襲擊拜亞士灣日本運輸艦時被擊中,又有五名飛行員墜海,被當地漁民救起,護送到東縱司令部,遊擊隊把他們安全轉移到後方。《前進報》刊登了這條消息:
5月26日,我海上隊在大亞灣海麵救了五個盟國美籍機師,他們是美國在華第十四航空隊的飛行員,是日晨7時由桂林起飛的,同行的還有一機,目的是轟炸敵人的運輸船。9時許,在大亞灣辣甲島附近發現了敵淺水艦兩隻及敵船數隻,便開始低飛轟炸。敵艦一隻被炸傷(據漁民報告:一鐵拖被炸沉)。但在戰鬥中,他們的飛機也給敵艦的機槍射中,傷及機器,被迫降落,用橡皮艇逃生,遂為我隊救護。其中二名手腳受輕傷,經我敷藥治理,並殷勤招待,他們十分感激,休息了數天,已於本月×日由我派隊護送轉返韶關回桂林去了。
東縱先後營救了美軍第十四航空隊和第三艦隊的八名美國飛行員,受到美軍第十四航空隊陳納德(Claire Lee ault)將軍的高度讚揚。克爾和另外獲救的五名飛行員分別給東縱寫了感謝信。克爾的感謝信寫道:
在我的飛機給敵人擊中著火,而我跳傘落地上以後的幾天,我感覺到我的情況是幾乎絕望的,但是自從在你們的照料之下,而時間安全地過去,我逐漸感覺到極安全了,我帶著日益增長的奇異來看你們這個龐大組織的力量,機巧、認真、精明和勇敢。當然,每個美國人都知道你們和你們的工作,但因為這些的大部分必須保守秘密,所以我們不了解它的偉大的規模和能力。
……
中國的抗戰已贏得全世界的景仰,而我們美國人也以能與你們如兄弟般一同作戰而自傲,在戰爭裏以及在和平的時候,我們永遠是你們的同誌。
第十四航空隊威廉·勒夫哥(Istlfr Willian Lefkoe)中尉的感謝信寫道:
我們最高的希望和祝福是在不久的將來能見到所有的英勇的中國人民團結起來成為一支強大的軍隊——一支和美國及其他盟國一起將驅逐敵人出中國所有土地的大軍,一支英勇戰士構成的,而他們將使中國成為一個她所應有的強大的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