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九獨立大隊(3 / 3)

港九大隊在海上和陸上神出鬼沒,令日偽疲於應付。1943年11月下旬,港九大隊海上中隊在西貢以東果洲海麵,發現日軍機帆船拖著一條“大眼雞”船,向香港方向行駛,海上中隊的兩艘遊擊船立即靠近攻擊,迫使日軍斬斷拖纜,倉皇逃去,海上中隊繳獲了“大眼雞”上的大批高麗參和數十噸白報紙。

1944年4月13日前後,港九大隊派人潛入港九城鄉各區,一連幾天,在旺角、深水埗、大角咀、油麻地、筲箕灣、中環、荷裏活道、十五殿、土瓜灣、紅磡、銅鑼灣、鵝頭橋一帶,散發《告港九同胞書》及各種傳單,多達2.8萬餘張,大大震動了日本當局。

4月21日,港九大隊成功炸毀了九龍區旺角窩打老道的第四號火車鐵橋。據《前進報》報道:“當時夜深人靜,轟然一聲,震動全港,市民均從夢中驚醒;敵寇則驚心膽喪,當夜三時許,即動員全港憲查,集中九龍方麵,至翌晨六時,始敢施行大戒嚴,九龍交通,完全斷絕。” 對日偽的震懾力之大,可想而知。

5月,港九大隊在坪洲海麵攻擊一艘日軍機帆船,迫敵逃遁。8月16日,港九大隊海上中隊出動兩艘遊擊船,夜襲停泊於沙頭角對海黃竹角海麵的偽海上挺進隊船隻。經過激戰,擊沉敵船3艘,斃傷敵人38名,繳獲輕機槍2挺,衝鋒槍4支及一批長短槍。日軍匆匆派出炮艇增援,企圖追擊海上中隊,但港九大隊早已埋伏在南澳港灣山上,以輕重機槍火力封鎖海麵,逼退了日軍。

11月30日,港九大隊海上中隊在大鵬裏岩角,發現一艘日海軍運輸船,海上中隊三艘遊擊船立即擺開品字隊形,全速展開攻擊。突擊組長曾佛新一馬當先,搶登敵船,不幸中彈身亡。其他隊員依然奮勇爭先,冒著槍林彈雨,從兩舷強行登上敵船,全殲船上敵人,俘敵7人。

曾生司令員在東江縱隊成立一周年紀念會上發表演說時指出:“盟國的空軍在廣九沿線的空中打擊敵人,我們則在海上陸上打擊敵人,大家都為著消滅日寇的共同目標而奮鬥。雖然這個鬥爭的配合還不能算得密切,但從目前的形勢來說,我們已盡了應有的任務,這就是搶救在空戰中降落淪陷區的盟國飛機師、香港地區被俘虜的盟國人士、被奴役的印度士兵。在前一件工作中,二月間從敵人的重重包圍搜捕之下,救出了美國空軍克爾中尉,五月間又救出了美國空軍列夫柯中尉、拉維星爾中尉、愛利斯技士、康剝軍曹、石克軍曹;在後兩個工作中,八月間救出了英國海軍葛雲上尉,並前後救出印籍官兵34名。盟國人士感激不盡,對我隊在這裏堅持鬥爭,在國際上作了生動的報道。”

進入1945年,港九大隊對日軍的進攻,比以往更加猛烈。

1945年5月2日,海上中隊攻擊停泊於大鵬灣水頭沙灣的日軍運輸船和“大眼雞”船,他們化裝成漁民,在夜間發起突襲,強行登上敵船,全殲敵人,繳獲輕機槍1挺,步槍6支和一批物資。擊斃日水兵8人,俘虜6人,解救中國船員28人。

8月,港九大隊三艘遊擊船在海上巡邏時,在大浪口發現一艘日軍運兵船,遊擊船即以品字隊形,向日軍展開攻擊。但運兵船上火力極猛,海上中隊有3名隊員犧牲,2名隊員重傷。但他們頑強作戰,最終擊沉敵船,日軍除2人被俘外,其餘全部葬身魚腹。戰後打撈到1門日式山炮、6支步槍和1台無線電發報機。

據曆史記載,活躍於珠江口的大嶼山中隊海上小隊,在元朗中隊海上小隊的配合下,從1944年春至1945年夏,先後繳獲日軍運輸船、機帆船22艘,大大補充了自己的物資;東縱的海上部隊共俘敵船43艘,擊沉敵船7艘,俘日軍36人,擊斃日軍52人,淹死日軍40多人,俘偽軍50多人,擊斃偽軍近百人,繳獲輕機槍5挺,步槍50支,山炮1門,各類物資一大批。

今天,在西貢斬竹灣西北的山岡上,聳立著一座抗日英烈紀念碑,便是紀念在抗日戰爭中無畏戰鬥、英勇捐軀的港九大隊戰士和當地鄉民。紀念碑背倚長山,麵朝三丫口避風塘及滘西洲,依山傍水,地勢雄壯,四周種滿英雄樹、青鬆、翠柏,隆冬蒼翠不凋,鬱鬱蔥蔥;春季木棉花開,紅浪怒翻,有如丹霞映日。碑園西側有巨大的石書,鐫刻著港九獨立大隊的曆史。

紀念碑以步槍為形狀,象征堅強的抗日力量,基座銘文曰:“抗戰勝利,倏忽四十餘年,往者已矣,我輩每念往日遊擊戰士與地下工作者,拋頭顱,灑熱血,為國為民,前赴後繼,獻出生命。據可查考者已有七十人,黃土長埋,默默無聞者,尚不止此數。抗日先烈以鮮紅熱血譜寫壯烈史詩,皆應銘記表彰,以慰英靈,以昭後世。”悲愴壯麗的浩然之氣,充塞於藍天碧海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