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曙明" 全部作品:
葉曙明 12 萬字 2021-04-29
儒林芳草:廣州書院史話,2,462510256,為積極配合推進北京路文化核心區建設,深入發掘廣州書院文化的多重價值,弘揚廣府文化,越秀區社區教育學院一院邀請廣府文化專家葉曙明先生編寫了《儒林芳草廣州書院史話》。《儒林芳草廣州書院史話》運用豐富的曆史資料,圖文並茂,生動而真實地再現了廣州書院的發展史,讓讀者在了解曆史的同時,獲得文化熏陶和審美享受。,
葉曙明 25 萬字 2019-01-24
1911年,辛亥風雲突變,告別帝製的中國,走到了曆史的十字路口。當此時,開國會、立憲法、建立共和政體,成為舉國上下的最大訴求。以梁啟超、宋教仁為首的議員,在國會上選總統、製憲法、監督政府、彈劾官員,距離一個憲政民主的中國,仿佛隻有一步之遙。曆史的吊詭,恰在瞬息之間。宋教仁被刺、袁世凱稱帝、二次革命興起、曹錕賄選,一波緊隨一波,國會三度解散,議員四處流散,十年製不出一部憲法。本書生動、真實地再現1
葉曙明 7 萬字 2019-05-10
1911年,辛亥風雲突變,告別帝製的中國,走到了曆史的十字路口。當此時,開國會、立憲法、建立共和政體,成為舉國上下的訴求。仿佛國會一開,即可中華崛起。作為亞洲個民主共和國的*,政體的樞紐在於國會。以梁啟超、宋教仁為首的議員,在國會上選總統、製憲法、監督政府、彈劾官員,距離一個憲政民主的中國,仿佛隻有一步之遙。曆史的吊詭,恰在瞬息之間。宋教仁被刺、袁世凱稱帝、二次革命興起、曹錕賄選,一波緊隨一波,
葉曙明 25 萬字 2019-02-02
蘇州曆來是文教鼎盛之區.明代與清初設在昆山的試院,鹹豐十年(1860)毀於戰火,一時文教凋零,士林頹散.為了重振庠序,李鴻章決定把試院遷到蘇州,重開考試,興學養賢.他花四百兩銀子,買下定慧寺東側的一片廢址,興建新試院.同治三年(1864)七月,由馮桂芬、薛書常負責籌劃,十月落成,有屋一百六十餘椽,可容考生二千餘人.試院以蘇州籍宋代先賢範仲淹勉勖士子,取名景範堂.昔日範仲淹在蘇州聘請名儒講學,言傳
葉曙明 29 萬字 2019-01-11
1920年代,一場震撼中國的大革命風暴,徹底改變了中華民族的命運.當兩千多年的君主專製被辛亥革命推翻後,中國的未來,曾經有過無限的可能性.全體中國人都在黑暗中探索與奮鬥.這是一出無劇本、無導演、無監製,亦無固定演員的曆史大戲.直到大革命的星星之火,在國共兩黨合作之下,以燎原之勢,在短短幾年內席卷長江以南,波及全國,最終摧毀了北洋官僚集團的統治,使國民黨完成了統一中國的大業,打破了以往隻有北方統一
葉曙明 21 萬字 2019-02-10
《重返五四現場》續篇,近代中國的南北戰爭。中國曆史上唯一由南方勝利統一北方的戰爭,詳細敘述二十年代的金戈鐵馬、浴血奮鬥,鮮活的信史,解說國共兩黨恩怨的前世今生。
葉曙明 27 萬字 2019-01-11
五四前後是中國近代史上群賢鹹集,大師輩出的年代,各種思想像山崩川湧,彙聚成滔滔巨流,相激相蕩,引領風騷.那是一段激情迸發、永不複返、令今人無限神往的光輝歲月.本書再現了這個新舊政治、新舊文化交鋒的大時代,細述民國政界與學界的風雲往事: 康有為、梁啟超、章太炎、蔡鍔、孫中山、袁世凱、徐世昌、段祺瑞、陳炯明、章士釗、傅增湘、吳稚暉、張東蓀、魯迅……時勢造就英雄,人才成就時代. 五四時代的北大,群星璀
葉曙明 15 萬字 2019-01-07
本書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專題化的結構,及靈動攏美、知性懷舊的筆調,通過對“廣州往事”的追憶與捕捉,引領讀者對廣州進行一次有意味的“記憶之旅”讓讀者充分品味一場關於廣州的深度人文曆史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