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氣虛體質,氣血充足女人更健康(2 / 3)

和脾肺有關的氣是宗氣,是肺從自然界吸入的清新空氣與脾攝入的營養精微結合而成。宗氣主要分布在胸中,灌注與心肺,與全身之氣有著密切關係。脾與肺是主管後天從外界攝入空氣和飲食的髒腑,而人的生命和脾肺有著密切關係,兩髒之間的關係也非常緊密。

氣虛就是指脾肺氣虛,一旦脾氣虛損,則表現出渾身無力、食欲下降、頭暈眼花、經常腹瀉等,還可能伴隨著氣短懶言等肺氣不足的症狀,即脾虛引發肺病;反之,若肺之氣陰兩虛,時間久了就會導致肺氣虛弱,如,肺結核患者會出現食欲下降、消瘦、乏力等症;肺炎患者多食欲較差,而且非常虛弱,易出汗等。

人體水液代謝涉及多個髒腑,肺和脾在這個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肺在上麵,脾在中間,二者搭配才能將水液布散至全身各處。脾主運化,負責吸收人體所需要的水液,並將其輸送至肺內,之後由肺將水液輸至人體的各個髒腑、組織之中,肺又將機體代謝後的多餘水分輸送至腎,排出體外,讓水液正常生長、輸布。若脾之運化失常,水液無法正常運化,使得水液停留在身體之中,就會形成水液和痰濕,表現出水腫,甚至會影響到肺功能,表現出咳嗽痰多等症。肺之宣發肅降功能發生障礙,就會影響到脾之正常功能。所以氣虛體質者的養生重點就是補脾、健肺。

補脾健肺的食物

補脾食物:大棗有補脾胃、益氣血的功效;山藥有補脾養胃、補肺益腎的功效;黃芪和金銀花都是非常不錯的補脾氣之品。其中,黃芪味甘,性微溫,歸肺經和脾經,有補氣升陽、益衛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腫之功,為補氣之良藥。黃芪經蜜炙後被稱之為炙黃芪,補氣效果非常好。金銀花為忍冬科木質藤本植物忍冬的花蕾,味甘,性寒,歸肺經、胃經和大腸經,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健肺食物:銀耳性平,味甘,潤肺滋陰、養胃益氣,為補肺佳品;百合補肺潤肺;花生性平味甘,補肺氣、潤肺;胡桃仁性溫味甘,補腎補肺;鬆子仁性溫,味甘,潤肺補肺。

保持心情舒暢

清代劉默雲曾曰:“如肺經元氣為憂愁思慮所傷,則衛氣不充,腠理不密。”意思就是說,如果心情過度憂愁思慮恐懼,肺衛之氣被耗傷,則腠理不密,容易受外邪侵襲而形成氣虛體質。《黃帝內經》中有“思傷脾”之說,也就是說思慮過度不利於脾的健康。所以保持心情舒暢,避免過度憂思有助於改善氣虛體質。

進行適當的運動

到空氣新鮮的地方運動鍛煉有助於肺髒健康,還能促進消化,有利於脾胃健康。氣虛體質的形成和“喜靜惡動”的生活狀態有一定的關係。運動有助於氣血通達周身和氣的生成,所以此氣虛者平時宜選擇散步、慢跑等柔和的有氧運動,不僅能強健身體,還能改善體質。

穴位按摩

足三裏能健運脾胃,培土化元,補益後天;關元穴是任脈和足三陰的交會穴,三焦元氣所發之處,與命門真陽相關,是陰中之陽穴。經常對這兩個穴位進行按摩或艾灸有明顯的補氣作用,能明顯改善氣虛體質。

氣虛體質女人多食補氣食物

氣屬陽,氣虛體質者會由於氣不足而在陽氣充足的春夏季節感到身體不適,在陽氣不足的秋冬季節覺得難熬,易發病,加重原有疾病。因此,氣虛體質者要在秋冬季節適當增添衣物,以養護人體陽氣;夏季要避免過勞,以免熱能散發過多而傷氣,還要避免過食寒涼之品,防止傷害體內陽氣。

氣虛體質的女性通常說話聲音低怯,呼吸輕淺,若是屬於肺氣虛的女性,適應環境的能力較差,氣候或季節轉換的時候易感,這種人不耐冬也不耐夏,常常感到疲憊、倦怠,慵懶。氣虛可能是先天因素所致,也可能是後天因素誘發的。

先天因素,氣虛體質可能是母親懷孕的時候缺乏營養、妊娠反應劇烈進食不當導致的。後天因素,大病、久病後大傷元氣,導致身體進入到氣虛狀態;長時間用腦過度,勞心傷脾;部分女性熱衷於減肥,導致營養不良,久而久之形成了氣虛體質;長時間七情不暢,抑鬱寡歡,久而久之肝氣鬱結,形成氣虛體質;經常擅自服清熱解毒的中成藥、激素等會加重氣虛體質。

改變氣虛體質的方法有很多,不過最根本、最直接的還是通過飲食來調節自己的氣虛體質,堅持忌冷抑熱、細嚼慢咽的原則。

宜食的食物:甘溫補氣的食物包括粳米、糯米等穀物,能養胃氣;山藥、蓮子、薏仁、胡蘿卜、木耳、香菇、雞肉、牛肉、葡萄、烏骨雞、白鴨肉等食物能補氣、健脾胃;人參、黨參、黃芪等中藥也能補氣。忌食的食物:氣虛者忌食山楂、佛手柑、檳榔、大蒜、蘿卜纓、香菜、大頭菜、胡椒、紫蘇葉、薄荷、荷葉等;不吃或少吃蕎麥、柚子、金橘、橙子、荸薺、生蘿卜、芥菜、砂仁、菊花等。

接下來就詳細為女性朋友們介紹幾種適合氣虛體質者食用的補氣食物。

粳米

性平,味甘,有補中益氣之中。《別錄》之中說其“主益氣”,唐代食醫孟詵亦雲:“粳米溫中,益氣。”氣虛者可常食。

大棗

性溫,味甘,有益氣補血的功效,中醫常將其用在氣虛的患者身上。《別錄》中說其“補中益氣,強力。”唐代食醫孟詵亦雲:“大棗補不足氣,煮食補腸胃,肥中益氣第一。”因此,氣虛者可以取大棗煨爛服食。

花生

性平,味甘。《滇南本草圖說》說花生能“補中益氣”,此外,花生還有補脾、補肺的作用,非常適合氣虛兼有肺虛或脾虛者,且以水煮花生食用最佳。

牛肉

性平,味甘,有益氣血、補脾胃、強筋骨的功效。《名醫別錄》上有記載:“牛肉安中益氣,養脾胃。”《韓氏醫通》有雲:“黃牛肉,補氣,與綿黃芪同功。”由此可見牛肉的補氣功效尤為顯著,所以氣虛者宜常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