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解放哈爾濱(1 / 1)

32 解放哈爾濱

隨後,在賓縣舉行了鬆江省民主政府成立大會。在會上,馮仲雲當選為鬆江省主席。開會期間,哈爾濱的局勢發生了重大變化——蘇軍要撤出了。中共北滿分局審時度勢、製訂了待蘇軍撤出後立刻解放哈爾濱的作戰計劃。

1946年4月28日淩晨,最後一支蘇軍部隊撤出哈爾濱。民主聯軍開始進攻。他們隻遇到輕微抵抗,在南崗和道外消滅了小股國民黨的雜牌武裝後,民主聯軍順利解放了哈爾濱。

馮仲雲幾乎是從會場出來後立刻隨部隊進駐了哈爾濱。5月5日,鬆江省政府在哈爾濱舉行了隆重的成立典禮。馮仲雲在各界的祝賀聲中走上講台,作了重要講話。

《東北日報》在顯要位置刊出這樣的標題——

五百萬人民朝夕盼望下

鬆江省民主政府成立

抗日英雄馮仲雲當選省主席

馮仲雲的上任並不輕鬆,剛剛成立的人民政府麵臨著國民黨軍隊的瘋狂反撲。還有到處流竄的土匪,不斷滋事的地主武裝,革命隊伍中也經常出現叛徒、特務,再加上多年戰亂導致這座城市百廢待興……馮仲雲是經曆過無數生死考驗的人,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馮仲雲鎮定自若,忙而不亂,有條不紊地指揮大家進行工作。局麵漸漸地穩定下來。

雖然多年久違,這仍然是他非常熟悉的城市。這裏的一切都在強化他對薛雯和兒女的思念。就是工作再忙,形勢再緊張,也仍然無法不讓他時時牽掛著親人。這些年,他不斷往家鄉寄信。就是在敵占區做地下工作時,隻要一看見郵筒,他就忍不住會寫一封信寄出去。當然,為了組織和個人的安全,他不能用真名。信中也隻能寫一些不相幹的話。但他相信,隻要薛雯和家人看到他的筆跡,一切都會明白的。可惜的是那些信竟都如泥牛人海了。都12年了……他們在哪裏?他們還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