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觀葉兆言的小說創作,我覺得他其實是無愧於“先鋒派”這個稱號的。他是一個自足的,與中國作為“類”的先鋒派沒有關係的作家。他從來就沒有認定隻有某種文本、某種“形式”才是“先鋒”的,相反,他認為“先鋒”是一個流動的不斷實現的“過程”,所有具有真正的個人思索和藝術探索的文本,不管它以什麼樣的形態出現都有可能是“先鋒”的。時尚的與傳統的、主流的與非主流的、雅的與俗的、現實主義的與現代主義或後現代主義的……彼此之間並不一定就是兩極對立、水火不容、劍拔弩張的,它們完全可以“條條大路通羅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完成對於“先鋒”的殊途同歸。這就是葉兆言的“先鋒觀”。而葉兆言之所以能在“夜泊秦淮”係列、“犯罪研究係列”、“愛情問題係列”等諸多反差極大的文本之間遊刃有餘,顯然也是與此分不開的。在葉兆言這裏,抽象的“先鋒”標簽已經被灌注了異常豐滿感性的內涵,它既可以是大雅的,也可以是大俗的。大雅與大俗,這對我們通常視做根本對立的範疇,在葉兆言這裏卻相親相愛成了價值等同的“先鋒”境界。我想,這可能正是葉兆言作為一個先鋒作家最不同凡響的地方,也是他遭人誤讀最深的地方。我記得,當葉兆言的《走進夜晚》、《花煞》、《花影》等作品麵世時,就曾和蘇童的《妻妾成群》等小說一道,作為先鋒派“墮落、蛻變”的標誌受到過猛烈抨擊。
綜觀葉兆言的小說創作,我覺得他其實是無愧於“先鋒派”這個稱號的。他是一個自足的,與中國作為“類”的先鋒派沒有關係的作家。他從來就沒有認定隻有某種文本、某種“形式”才是“先鋒”的,相反,他認為“先鋒”是一個流動的不斷實現的“過程”,所有具有真正的個人思索和藝術探索的文本,不管它以什麼樣的形態出現都有可能是“先鋒”的。時尚的與傳統的、主流的與非主流的、雅的與俗的、現實主義的與現代主義或後現代主義的……彼此之間並不一定就是兩極對立、水火不容、劍拔弩張的,它們完全可以“條條大路通羅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完成對於“先鋒”的殊途同歸。這就是葉兆言的“先鋒觀”。而葉兆言之所以能在“夜泊秦淮”係列、“犯罪研究係列”、“愛情問題係列”等諸多反差極大的文本之間遊刃有餘,顯然也是與此分不開的。在葉兆言這裏,抽象的“先鋒”標簽已經被灌注了異常豐滿感性的內涵,它既可以是大雅的,也可以是大俗的。大雅與大俗,這對我們通常視做根本對立的範疇,在葉兆言這裏卻相親相愛成了價值等同的“先鋒”境界。我想,這可能正是葉兆言作為一個先鋒作家最不同凡響的地方,也是他遭人誤讀最深的地方。我記得,當葉兆言的《走進夜晚》、《花煞》、《花影》等作品麵世時,就曾和蘇童的《妻妾成群》等小說一道,作為先鋒派“墮落、蛻變”的標誌受到過猛烈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