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學者指出,馬克思關於未來社會的構想是一種邏輯上的典型形態。馬克思對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和共產主義社會高級階段的基本構想,不應該被理解為開始進入這個階段時的狀態,而應該是其成熟狀態,因為隻有成熟形態才能與典型形態相一致。正是基於對其特殊性的認定,有的學者將當前的社會主義國家指稱為“現實的社會主義”國家。因為,在他們看來,這些國家既參照了馬克思和恩格斯對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的設想,事實上又與馬克思和恩格斯在理論上設想的那種社會又很不相同。和蘇聯一樣,中國的社會主義就是在資本主義世界曆史階段出現的現實的社會主義。
馬克思雖然對作為資本主義社會替代形態的共產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征作出過概括性的說明,但對與資本主義社會共時存在的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征並沒有作出明確的闡述。基於唯物史觀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現實的社會主義與馬克思關於未來社會的設想相比,至少呈現出以下三個方麵的特殊性。
現實的社會主義雖然在資本主義世界曆史時代獲得了全球存在的機會,但必然表現為少數國家的空間存在,並具有較強的不穩定性。社會主義從一個或少數國家向全球的蔓延,以社會主義全球化實現對資本主義全球化的替代,是社會主義生成和發展的規律。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不論是共產主義社會的第一階段還是高級階段,都不是單個民族國家的獨立存在,而是一種全球性的普遍存在。需要指出的是,他們雖然強調共產主義革命必須具有世界性的活動場所,但同時承認共產主義革命是以一個又一個國家為單位進行的。並且,在向共產主義過渡的曆史時期內,無產階級專政國家仍然是變革生產關係和增加生產力總量的組織載體。在資本主義全球存在並主導世界曆史的條件下,新生的社會主義不僅並不占據統治地位,而且具有較強的不穩定性。在社會主義河流彙成大海之前,如果不能正確地把握好自己,現實的社會主義就存在著被資本主義所阻斷的可能性。蘇東劇變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作為一種超越資本主義的社會形態,現實的社會主義雖然已經生成,但表現為不成熟和不完善的狀態,殘留著種種舊社會的痕跡。資本主義世界曆史時代出現的社會主義,隻是社會主義的初步生成。社會主義生成後必然經曆一個成長的過程,在社會主義的生成和社會主義的成熟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既是一個標誌中國社會所處發展階段的概念,也是一個包含有中國社會主義發育水平的概念。鄧小平說過,中國的社會主義“處在初級階段,是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就是不發達的階段”。“現在雖說我們也在搞社會主義,但事實上不夠格。”這裏,“初級階段”、“不發達的階段”、“不夠格”與“初級形態”的內涵具有一致性。這一新生的社會形態在一個較長的曆史時期內殘留著種種舊社會的痕跡。改革開放以來,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腐朽因素在社會主義中國獲得了複萌和滋生的機會,與社會主義相伴相隨,並對這一新生成的社會形態產生嚴重的侵擾。
現實的社會主義在獲得與資本主義的共時存在的同時,與資本主義之間必然表現為既合作又鬥爭的矛盾關係,鬥爭性處於主要方麵。當社會主義躋身於資本主義空間時,西方資本主義對於這種新生的社會形態的根本態度必然反映為敵對,但資本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又必然會提出與社會主義合作的要求。鬥爭和合作哪一個方麵居於主要方麵,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國際條件和環境的具體變化,但鬥爭性始終是矛盾的主要方麵。實踐證明,在這一鬥爭和合作相互交織的過程中,一方麵,社會主義雖然在理論上具有相較於資本主義的優越性,但由於自身發育的不完善,往往在一些領域難以展現相對優勢,甚至表現為相對劣勢。兩者之間的競爭主要反映為初級形態的社會主義與成熟狀態的西方資本主義之間的較量,社會主義在許多方麵與西方資本主義存在著實際的差距。但另一方麵,在資本主義全球化這一曆史時期出現的社會主義,必須自覺地融入資本主義全球化的曆史進程之中,因為隻有在與資本主義的鬥爭和合作中,社會主義才能逐步完善和成熟起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成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4.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特征和矛盾
胡繩指出:“中國共產黨不是從一般的意義上,而是特別從中國的具體國情出發,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科學的概念。”生產力水平較低,是中國具體國情最突出的特征。之所以認為中國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鄧小平主要就是基於中國生產力的現實狀況作出的判定。他在考慮新的曆史條件下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問題時指出,必須看到兩個重要特點:一個是底子薄。建國後我們的經濟建設是有偉大成績的,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係,培養了一批技術人才,每年的平均增長速度在世界上是比較高的,但是由於底子太薄,現在中國仍然是世界上很貧窮的國家之一。中國的科學技術水平從總體上看要比世界先進國家落後二三十年。二是人口多,耕地少。現在全國人口有9億多,其中百分之八十是農民。人多有好的一麵,也有不利的一麵。在生產還不夠發展的條件下,吃飯、教育和就業都成為嚴重的問題。這兩個重要特點,集中反映了生產力落後的具體國情,構成鄧小平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概念和判斷的核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