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五堡村的一段長城快被踏平了,有車轍的小路破牆而過。很輕易就登上長城,站在牆體上向遠處望,落日陷在迷茫中,感覺明天會起風。腳下的細土中散布著黑豆一樣的羊糞球。
記得北京八達嶺長城上出售一種T恤衫,胸前印一行字:我登上了長城。誰要是穿這麼一件T恤走在鹽池大街上,那就是個大笑話。那道黃土牆一抬腳就上去了,有什麼可喧嚷的呢?
鹽池的長城除了為活著的農民提供方便之外,還安頓著死去的人。距離縣城大約兩公裏一個加油站附近,有一座墳墓直接建在長城上,看來墳還很新,取自當地的黑石片像魚鱗一樣均勻擺布,圍成了這座圓錐形墳墓,墓前有一塊黑石碑。碑立在地上,墳挖在牆上。
長城多年來為它周圍的人們提供著“委身”之處。在鹽池和陝西定邊兩縣交界的一段長城前麵,有一塊簡易石碑,碑上的文字是:
三五九旅窯洞遺址
定邊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定邊縣人民政府 一九八二年四月二日公布
20世紀30年代末期,由王震率領的軍隊就在這一帶駐守,打鹽開荒,俗稱的陝甘寧邊區“大生產”運動。軍隊當年就在長城上打窯洞住,現在還能看見分布均勻的窯洞群。這段長城保存得相對完整,也許全靠那段軍人駐紮史。
在鹽池,比長城更能顯出氣勢的是偶爾出現在荒原上的墩台,整個縣境內長城烽火台加土墩有一百七十一座。過去年代的烽火台裏麵,囤積柴草,以備突遇襲擊時,點燃烽火傳遞信息。當地人說,那些和長城無關的土墩在古時候是“一雙複一隻”:單個土墩每隔五裏一個座,雙土墩每隔十裏一對,是古人用來標誌道路裏程的。我第一次知道,古代的中國也有道路長度的標識體係。現在不容易見再到雙土墩了,所有突起在丘陵慢坡上的墩台都在大自然的風蝕水浸裏,失去著曾經的形狀。
離開鹽池的十天以後,看到一條消息:
“新華社4月26日電:由中國長城學會等單位共同發起的‘2006中國長城新聞采訪萬裏行’活動在長城最東端的山海關正式啟動,將對河北及甘肅長城做摸底工作。
“據稱,保護長城已刻不容緩,調查表明,目前明長城有較好牆體的部分不足20%,有明顯可見遺跡的不足30%,牆體和遺址總量不超過2500公裏。”
以鹽池縣的角度看,新華社就相當於國家,新華社所講的“保護長城”,相當於國家在又高又遠的地方說著國家的事情。國家太大,而鹽池太小。所以,鹽池境內的長城還是老樣子。
仔細看過縣誌會發覺,鹽池境內一百九十公裏長度的黃土長城似乎沒有抵禦外來侵襲的大戰役發生,那麼,長城就是一道黃土牆,它和鹽池人的直接關聯注定是簡單的。
出了五堡村的一段長城快被踏平了,有車轍的小路破牆而過。很輕易就登上長城,站在牆體上向遠處望,落日陷在迷茫中,感覺明天會起風。腳下的細土中散布著黑豆一樣的羊糞球。
記得北京八達嶺長城上出售一種T恤衫,胸前印一行字:我登上了長城。誰要是穿這麼一件T恤走在鹽池大街上,那就是個大笑話。那道黃土牆一抬腳就上去了,有什麼可喧嚷的呢?
鹽池的長城除了為活著的農民提供方便之外,還安頓著死去的人。距離縣城大約兩公裏一個加油站附近,有一座墳墓直接建在長城上,看來墳還很新,取自當地的黑石片像魚鱗一樣均勻擺布,圍成了這座圓錐形墳墓,墓前有一塊黑石碑。碑立在地上,墳挖在牆上。
長城多年來為它周圍的人們提供著“委身”之處。在鹽池和陝西定邊兩縣交界的一段長城前麵,有一塊簡易石碑,碑上的文字是:
三五九旅窯洞遺址
定邊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定邊縣人民政府 一九八二年四月二日公布
20世紀30年代末期,由王震率領的軍隊就在這一帶駐守,打鹽開荒,俗稱的陝甘寧邊區“大生產”運動。軍隊當年就在長城上打窯洞住,現在還能看見分布均勻的窯洞群。這段長城保存得相對完整,也許全靠那段軍人駐紮史。
在鹽池,比長城更能顯出氣勢的是偶爾出現在荒原上的墩台,整個縣境內長城烽火台加土墩有一百七十一座。過去年代的烽火台裏麵,囤積柴草,以備突遇襲擊時,點燃烽火傳遞信息。當地人說,那些和長城無關的土墩在古時候是“一雙複一隻”:單個土墩每隔五裏一個座,雙土墩每隔十裏一對,是古人用來標誌道路裏程的。我第一次知道,古代的中國也有道路長度的標識體係。現在不容易見再到雙土墩了,所有突起在丘陵慢坡上的墩台都在大自然的風蝕水浸裏,失去著曾經的形狀。
離開鹽池的十天以後,看到一條消息:
“新華社4月26日電:由中國長城學會等單位共同發起的‘2006中國長城新聞采訪萬裏行’活動在長城最東端的山海關正式啟動,將對河北及甘肅長城做摸底工作。
“據稱,保護長城已刻不容緩,調查表明,目前明長城有較好牆體的部分不足20%,有明顯可見遺跡的不足30%,牆體和遺址總量不超過2500公裏。”
以鹽池縣的角度看,新華社就相當於國家,新華社所講的“保護長城”,相當於國家在又高又遠的地方說著國家的事情。國家太大,而鹽池太小。所以,鹽池境內的長城還是老樣子。
仔細看過縣誌會發覺,鹽池境內一百九十公裏長度的黃土長城似乎沒有抵禦外來侵襲的大戰役發生,那麼,長城就是一道黃土牆,它和鹽池人的直接關聯注定是簡單的。
2. 縣城
鹽池縣位於寧夏東北部,它的北東南三麵分別鄰接內蒙古、陝西、甘肅。
鹽池曾經是一座古城,按最早的典籍記載,秦穆公三十七年,這裏已經是戍邊地。到秦始皇當政,曾經派大將蒙恬驅趕匈奴,在黃河以南築城四十四座,其中就有鹽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