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試了試,牢門厚度大約八公分,門板四周布滿長鐵釘。門上有一個不大的遞送食物和窺探囚犯動靜的洞口。
這座監獄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牢房,走廊盡頭貫穿兩層樓的絞刑架。
牢房中最讓人驚異的,是陳列在玻璃罩裏石膏麵膜,它們是死亡囚犯被卸下絞刑架後馬上製作的。
那天,參觀監獄的人並不多。獨自一個人鑽進讓人感到窒息的囚室,微光中,和真人同樣大小的死囚麵膜就在眼前,透出慘暗的白色。沒有死不瞑目的囚犯,他們每一個都閉緊眼睛,都沒有麵帶凶相。包括以食人為癖好的男人,和一個不斷殺掉新任丈夫的惡婦。
有一間牢房的牆壁上詳細地展示八個重犯的犯罪記錄,包括他們生前的照片。一米之內,就陳列著他們氣息斷絕之後取得的石膏麵膜。比較照片和麵膜,能感到這些生命曾經的栩栩如生。甚至,那些被白色石膏定格了的人頭都呈現著某種安靜和純潔,是被斬斷了全部欲望念頭情感之後的徹底寧靜。八個白的石膏麵孔,其中有兩個中國人,一個罪起鴉片,一個罪起淘金。
監獄管理者之所以要給每個死刑者打造石膏麵具,是因為當時照相技術還不普及,留下死者相貌,方便日後,罪犯的親屬能領認自己的家人,也是另一種驗明正身。
監獄的一樓和二樓分別有三十二間牢房和三十四間牢房,都是關押重犯的單人牢房,三樓牢房略大,可以同時關押幾個囚犯。
大牢房裏,像交響樂隊的譜台上攤開著樂譜本,展出了一些女犯人的詳盡資料。一個殺人犯,她的死亡麵膜相當安詳地停放在牢房角落裏,而牆壁上貼著一幅當年的漫畫,誇張地描繪她活著的時候臉上的殺氣,那張臉還生滿了麻子。
墨爾本監獄從1864年啟用,到停止運作的1929年。其間的六十多年裏,曾經對一百三十五人處以絞刑。所有問吊致死的罪犯中,最有名的是當年的綠林大盜奈德.凱利( Ned Kelly ),有人說,他是一個專門打劫銀行,救濟貧農的“水滸”式英雄,被處死時隻有三十五歲。
絞刑架的主體在二樓,完全保持當年的樣子。我通過冰涼的鐵梯子,在二樓和一樓之間來回跑了幾次,才弄明白了它的操作程序。讓人想到電影《 黑暗中的舞者 》最後的一幕,絕望中殺了人的女主角被處以絞刑的悲慘畫麵。死囚在二樓被架上高大的絞架後,行刑開始,隻要抽開他腳下踩著的厚木板,人瞬間墜落到一樓,下去的就是一具屍體了。在二樓是人,到一樓變成了鬼。
這座當年最先進的監獄,它對囚犯處以極刑的地點就在監獄全開放式長廊的頂端,這就是說,每絞死一個人,都是對三層樓上所有囚犯的一次現場直播。
和中國的“戴鐐長街行”和“推出午門斬首”,眾劊子手持砍刀威風林立不同,墨爾本監獄的劊子手來自囚犯中間的自願者,監獄規定,凡執行一次絞刑,奪了別人一條性命的,能享受減去二年刑期的特殊優待。
我試了試,牢門厚度大約八公分,門板四周布滿長鐵釘。門上有一個不大的遞送食物和窺探囚犯動靜的洞口。
這座監獄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牢房,走廊盡頭貫穿兩層樓的絞刑架。
牢房中最讓人驚異的,是陳列在玻璃罩裏石膏麵膜,它們是死亡囚犯被卸下絞刑架後馬上製作的。
那天,參觀監獄的人並不多。獨自一個人鑽進讓人感到窒息的囚室,微光中,和真人同樣大小的死囚麵膜就在眼前,透出慘暗的白色。沒有死不瞑目的囚犯,他們每一個都閉緊眼睛,都沒有麵帶凶相。包括以食人為癖好的男人,和一個不斷殺掉新任丈夫的惡婦。
有一間牢房的牆壁上詳細地展示八個重犯的犯罪記錄,包括他們生前的照片。一米之內,就陳列著他們氣息斷絕之後取得的石膏麵膜。比較照片和麵膜,能感到這些生命曾經的栩栩如生。甚至,那些被白色石膏定格了的人頭都呈現著某種安靜和純潔,是被斬斷了全部欲望念頭情感之後的徹底寧靜。八個白的石膏麵孔,其中有兩個中國人,一個罪起鴉片,一個罪起淘金。
監獄管理者之所以要給每個死刑者打造石膏麵具,是因為當時照相技術還不普及,留下死者相貌,方便日後,罪犯的親屬能領認自己的家人,也是另一種驗明正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