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養生,嵇康還通曉音律,尤愛彈琴,著有音樂理論著作《琴賦》、《聲無哀樂論》,他主張聲音本質是“和”,合於天地是音樂的最高境界,認為喜怒哀樂從本質上講並不是音樂的感情而是人的情感。
嵇康作有《風入鬆》,相傳《孤館遇神》也為嵇康所作,又作《長清》、《短清》、《長側》、《短側》四曲,被稱為“嵇氏四弄”,與東漢著名文學家蔡邕創作的“蔡氏五弄”合稱“九弄”,是我國古代一組著名琴曲。
另外,嵇康還擅長書法和丹青。其墨跡“精光照人,氣格淩雲”,被列為草書妙品。
知識點滴
嵇康曾到洛西去遊覽,晚上宿於華陽亭,曾遇見一位穿著古代衣服的客人,與嵇康談論音樂。客人談到高興外,便把嵇康的琴要過來彈奏,彈完曲子告訴嵇康說,此曲名叫《廣陵散》。嵇康聽後很感動,再加上他覺得此人所彈出的聲調無人能及,於是就向客人求教。
客人並不拒絕,一遍一遍的教,一直把嵇康教會。之後客人要求嵇康發誓,不把這隻曲子傳給別人。嵇康指天發誓後,客人連姓名也未留就走了。嵇康學會《廣陵散》後,經常彈奏它,以致招來許多人前來求教。
除了養生,嵇康還通曉音律,尤愛彈琴,著有音樂理論著作《琴賦》、《聲無哀樂論》,他主張聲音本質是“和”,合於天地是音樂的最高境界,認為喜怒哀樂從本質上講並不是音樂的感情而是人的情感。
嵇康作有《風入鬆》,相傳《孤館遇神》也為嵇康所作,又作《長清》、《短清》、《長側》、《短側》四曲,被稱為“嵇氏四弄”,與東漢著名文學家蔡邕創作的“蔡氏五弄”合稱“九弄”,是我國古代一組著名琴曲。
另外,嵇康還擅長書法和丹青。其墨跡“精光照人,氣格淩雲”,被列為草書妙品。
知識點滴
嵇康曾到洛西去遊覽,晚上宿於華陽亭,曾遇見一位穿著古代衣服的客人,與嵇康談論音樂。客人談到高興外,便把嵇康的琴要過來彈奏,彈完曲子告訴嵇康說,此曲名叫《廣陵散》。嵇康聽後很感動,再加上他覺得此人所彈出的聲調無人能及,於是就向客人求教。
客人並不拒絕,一遍一遍的教,一直把嵇康教會。之後客人要求嵇康發誓,不把這隻曲子傳給別人。嵇康指天發誓後,客人連姓名也未留就走了。嵇康學會《廣陵散》後,經常彈奏它,以致招來許多人前來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