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窮匕見
洞庭水促,長江水濁,三峽水漫,蘇州水汙,“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複識矣”。我小時候的地圖因舊而貴,竟然奇貨可居,能用來吊古、考古了。屈原今日而要投水,不知滄浪還有清流嗎?故國不再,鄉愁難解,要神遊隻有對著舊地圖了。
所以地圖展示的不止是空間,更是時間。美國名詩人華倫(Robert Penn Warren)說過:“曆史要解釋清楚,全靠地理。”我不妨更進一步說:“地理要解釋清楚,得看地圖。”反過來說,地圖不但展示地理,也記錄曆史;曆史離不了政治,所以地圖也反映政治。
一八〇六年一月,有感於拿破侖大敗奧地利與俄羅斯的聯軍於奧斯特利茲,英國最年輕的首相小皮特(William Pitt the Younger)說:“把(歐洲)地圖卷起來吧,十年內都用不著了。”他這話說得太匆促,因為不出十年,拿破侖就戰敗被囚,歐洲的國界又得重畫了。但也可見地圖如何牽涉到政治。
地圖繪製師(cartographer)不會失業,因為政客不讓他閑著。最好的例子就在眼前。骨牌搭成的前蘇聯被戈爾巴喬夫一推就倒了,東柏林的圍牆跟著坍塌。有那麼多的疆界要重畫,有人要看看烏茲別克斯坦在哪裏,意味著地圖業有生意上門。巴爾幹的火藥庫一爆發,南斯拉夫炸成好幾個新國家,一時克羅地亞、塞爾維亞、馬其頓、科索沃紛受國際矚目,成為地圖上多事的焦點。
“圖窮匕見”,地圖裏是有政治的。政治一吹風,地圖就跟著草動了。蘇聯解體,列寧之城就歸還彼得之堡。捷克分家,就一克變成兩克,一半仍是捷克,另一半叫作斯洛伐克。同一個湖泊,德國人自己叫作波定湖(Bodene),英國人卻叫作康士坦斯湖(Lake stance)。另一個湖,本地人的法文叫作勒芒湖(Lac Leman),英文又以城為名,叫作日內瓦湖。最有趣的該是英吉利海峽了,對岸的法國人也有份的呀,憑什麼要以英國命名呢?果然,法國地圖上把它徑稱La Manche,也就是“海峽”之意,但此字原意是“衣袖”,也可形容海峽之狹長。更有趣的是,德文也把那海峽叫作衣袖海峽(?rmelkanal),同樣不甘心冠以英國之名。
相似的形勢亞洲也有。日本與韓國之間的海叫作日本海,韓國人不知道感想如何,很想看看韓國的地圖是如何稱呼。不過日韓之間的海峽卻叫作朝鮮海峽,也算是不無小補吧。同樣地,阿拉伯與印度之間的水域叫阿拉伯海,印度好像吃虧了,但是阿拉伯海卻歸於印度洋,也算是擺平了吧。真想看看印、阿兩國自印的地圖。
地圖裏既有匕首,各國自製的地圖冊難免有本位意識。一般的八開本巨型地圖冊,除卷首交代地圖發展史、投影繪圖術及世界地質、地形、氣候、生態、人口、語言、宗教各方麵的概圖之外,大半的篇幅例皆從本國出發,逐洲、逐區、逐國展示,遇見重要地區,也會放大以供詳閱。但因觀點不同,輕重取舍之間差別也就很大。
英美出版的世界地圖冊例皆從歐洲開始,到南美洲結束,而歐洲又以英國開端,但其中各國篇幅的分配就不免厚薄有別了。以麵積與人口而言,廣土眾民的亞洲篇幅本應最多,但我所有的世界地圖冊裏,亞洲卻落在歐洲與北美之下,位在第三。美國蘭德·麥克納利公司一九九四年豪華版的《最新國際地圖冊》(Rand Mally:The New Iional Atlas)給各大洲的篇幅,依次是北美洲六十六頁、歐洲六十二頁、亞洲四十四頁、非洲二十六頁、南美洲十七頁、大洋洲十六頁。“重白輕色”之勢十分顯著。
美國漢曼公司的《世界地圖冊》(Hammond:Atlas of the World)同年出版,也是八開本,各洲頁數的分配則是歐洲五十頁、北美洲三十八頁、亞洲二十六頁、非洲十八頁、南美洲十三頁、大洋洲十二頁。
再看英國菲利普公司所出的一九八五年三十二開本《世界小地圖冊》(Philips’ Small World Atlas),大塊的亞洲仍居歐風美雨之下,其頁數分別是歐洲五十六頁、北美洲四十四頁、亞洲四十二頁、非洲十四頁、南美洲十一頁、大洋洲十頁。非洲隻得歐洲四分之一,其偏更著。
洲際的分配如此,國際的又如何?《最新國際地圖冊》給美國四十一頁,幾與全亞洲相等。其他國家得頁較多的是俄羅斯(及舊屬)十五頁、澳大利亞十三頁、加拿大與意大利各十二頁、中國十一頁、英國十頁、德國與印度各八頁、日本與巴西各六頁。看來仍是偏重英語國家。《世界地圖冊》的前四名,美國(二十五頁)、加拿大(八頁)、澳大利亞(八頁)、英國(七頁),也都是英語國家。至於《世界小地圖冊》的前四名,除了次序稍變,仍然是美國(十八頁)、英國(十六頁)、加拿大(十六頁)、澳大利亞(八頁),不過加上了日本(同為八頁)而已。對比之下,中國隻有四頁。
再如一九七四年英國的《企鵝版世界地圖冊》()展示了三十七個大城市的市區圖,所屬依次是歐洲十六個、北美洲十四個、亞洲五個(北京、上海、加爾各答、德裏、東京)、澳大利亞及南美各一個。至於非洲,一個也沒有。
這就是西方人眼中的世界。
這觀點當然有人要挑戰。一九八二年西安地圖出版社編印的《世界地圖冊》便改變了這次序和比重,從亞洲開始,以南美結束,篇幅大加調整,依次是亞洲三十四頁、非洲二十六頁、歐洲十四頁、南北美洲各十頁、大洋洲六頁。亞非二洲相加為六十頁,正好占百分之六十。相比之下,前述英美的四種世界地圖冊中,這兩大洲加在一起,所占比例都低於百分之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