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首部紀傳體斷代史—漢書(2 / 2)

這時,班固的弟弟班超為了營救哥哥,立即騎上快馬從扶風安陵老家急馳京城洛陽,他要向漢明帝上書申訴,為哥哥雪除冤枉。

班超趕到洛陽上書為班固申冤,引起漢明帝對這一案件的重視,特旨召見班超核實情況。班超將父子兩代人幾十年修史的辛勞以及宣揚“漢德”的意向全部告訴了漢明帝。這時,扶風太守也把在班固家中查抄的書稿送到了京師。

漢明帝讀了班固的書稿,對班固的才華感到非常驚異,稱讚班固所寫的書稿確是一部奇作,下令立即釋放班固,並加以勸慰。

漢明帝讚賞班固的誌向,器重他的才能,立即召他到京都皇家校書部供職,並封他為蘭台令史。任命他與同朝的大臣共同編撰東漢光武帝的事跡。

班固與大臣們同心協力,很快完成了《世祖本紀》的修撰,並得到了漢明帝的讚賞。由於班固在編撰《世祖本紀》過程中的出色努力,他又被晉升為“郎”官,負責整理校準皇家圖書。

班固被漢明帝任命為郎官之後,官階雖然不是很高,但是與漢明帝見麵的機會增多了,使得他的文才也逐漸顯露出來,在隨後的日子裏漸漸得到了漢明帝的喜愛。

時間久了,漢明帝也開始關心班固的家人了。有一天,漢明帝突然想到前些日子趕到洛陽闕下為救班固冒險上疏的班超,便問班固:“你的弟弟班超在幹什麼呢?”

班固回答說:“他在為官府抄書,掙錢養我的母親呢!”

漢明帝聽後非常欣賞班超,認為班超的勇氣和才華浪費了實在很可惜,便授班超為蘭台令史。後來,班超奉命出使西域,被封為定遠侯。

班固有條件接觸並利用皇家豐富的藏書,為他撰寫史書提供了重要條件。他在撰寫東漢光武帝一朝君臣事跡期間,就顯露出了卓越的才華,得到了漢明帝的賞識。

漢明帝鑒於班固具有獨力修撰漢史的宏願,也希望通過班固進一步宣揚“漢德”,特別下詔,讓班固繼續完成所著史書。

班固開始全身心地投入到撰史的事業之中,他撰史的進度也大大加快了。他在父親班彪所著史書的基礎上,廣泛搜求,潛心思考與研究,曆時40多年,終於寫成了曆史著作《漢書》。

《漢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是以西漢一朝為主,上起漢高祖元年,下終王莽地皇四年,共230年的史事。

《漢書》基本上按時間先後為序,對紀、表、誌、傳做了改造補充:“紀”共12篇,是從漢高祖至漢平帝的編年大事記;“表”共8篇,多依《史記》舊表,而新增漢武帝以後的沿革;“誌”共分10篇,是專記典章製度的興廢沿革;“列傳”共70篇,仍依《史記》之法,以公卿將相為列傳,同時以時代順序為主,先專傳,次類傳,再次為邊疆各族傳和外國傳,昀後是《王莽傳》居末,體統分明。

《漢書》以“十誌”為主幹,展開多種專史的撰述,為古代學術開辟了新領域。《漢書》新創立的4種誌,是對於西漢的政治經濟製度和社會文化的記載。

《漢書》采用了大量的詔令、奏議、詩賦,還有類似起居注的《漢著記》、天文曆法書,以及班氏父子的“耳聞”等。不少原始史料,班固都是全文錄入書中。

《漢書》合並了《史記》中有關南越、東越、朝鮮、西南夷的史料等。這些古老記載,均是後來研究亞洲有關各國曆史的珍貴資料。

《漢書》還增補了《史記》對於國內外各民族史的資料,特別是漢武帝以後的史實,比較完整地記述了從遠古到西漢末年匈奴民族的曆史,比《史記》更加完備,從而提高了《漢書》的價值。

《漢書》開創了我國斷代史的敘史方法,體例為後世所沿襲,是研究西漢曆史昀可靠的第一手材料。

《漢書》在我國文學史上的地位也很突出。它寫社會各階層人物都以“實錄”為精神,平實中見生動,堪稱後世傳記文學的典範。在史書記述形式與內容的統一方麵,《漢書》為後世樹立了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