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劉基傳奇著《百戰奇略》(1 / 2)

元朝末年,反抗元朝統治的運動風起雲湧,在眾多的起義隊伍中,以朱元璋為首的起義隊伍勢力很大,並且受到人們的擁護。劉基順應時勢,輔佐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的統治,建立了大明朝,為建立新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

劉基極富文才武略,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知八百年,後知五百載,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他有極高的文采,寫有很多有名的文章,著作有《鬱離子》、《寫情集》、《春秋明經》等。

在軍事方麵,傳奇兵法著作《百戰奇略》出自他手。《百戰奇略》是一部兵學奇書,它不僅繼承了我國古代軍事思想的精華,而且對某些問題有一定發展。比如,關於速戰速決和持久防禦的作戰原則問題,《百戰奇略》認為,在我強敵弱、我眾敵寡,勝利確有把握的情況下,對來犯之敵,要采取速戰速決的進攻戰。但在敵強我弱、敵眾我寡,勝利無把握的情況下,則應采取持久疲敵的防禦戰。

這種能夠根據敵我力量對比的實際,不同情況采取不同作戰原則的指導思想,比《孫子兵法》單純強調的“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的速勝論主張,無論在認識上,還是在實踐上,都有所發展。

《百戰奇略》不僅繼承和發展了古代的軍事思想,而且搜集和存錄了大量古代戰爭戰例資料。在一百多種戰例中,規模較大、影響較深、特點鮮明的戰例有:齊魯長勺之戰、泓水之戰、城濮之戰、笠澤之戰、馬陵之戰、遼東之戰、漠南之戰等。

軍事上的許多矛盾現象都是相反相成的,《百戰奇略》從強與弱、眾與寡、虛與實、進與退、攻與守、勝與敗、安與危、奇與正、分與合、愛與威、賞與罰、主與客、勞與逸、緩與速、利與害、輕與重、生與死、饑與飽、遠與近、整與亂、難與易等正反兩方麵,提出在不同情況下,要采取不同的作戰原則和作戰方法。

《百戰奇略》從戰爭千變萬化這一客觀實際出發,已經觸及到矛盾的雙方既相互依存,又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的規律。如,它在對“勝與敗”這對矛盾現象的對比分析中,已經認識到勝利中潛藏著失敗的種子,失敗中包含有勝利的因素,勝與敗將在一定的條件下相互轉化的規律性。

它進一步認為,打了勝仗之後“不可驕惰,當日夜嚴備以待之”,如果“恃己勝而放佚”,就會反勝為敗。

《百戰奇略》還認識到,轉敗為勝的條件,就是接受教訓,認真備戰和正確的作戰指導。

《百戰奇略》認為,“眾與寡”這對矛盾的雙方,在一定的條件下也是相互轉化的。它指出,在敵眾我寡的形勢下作戰,隻要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作用,實施正確的作戰指導,采取“設虛形以分其勢”的“示形惑敵”戰法,就可以使敵人兵力分散,創造有利於己的態勢。

元朝末年,反抗元朝統治的運動風起雲湧,在眾多的起義隊伍中,以朱元璋為首的起義隊伍勢力很大,並且受到人們的擁護。劉基順應時勢,輔佐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的統治,建立了大明朝,為建立新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

劉基極富文才武略,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知八百年,後知五百載,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他有極高的文采,寫有很多有名的文章,著作有《鬱離子》、《寫情集》、《春秋明經》等。

在軍事方麵,傳奇兵法著作《百戰奇略》出自他手。《百戰奇略》是一部兵學奇書,它不僅繼承了我國古代軍事思想的精華,而且對某些問題有一定發展。比如,關於速戰速決和持久防禦的作戰原則問題,《百戰奇略》認為,在我強敵弱、我眾敵寡,勝利確有把握的情況下,對來犯之敵,要采取速戰速決的進攻戰。但在敵強我弱、敵眾我寡,勝利無把握的情況下,則應采取持久疲敵的防禦戰。

這種能夠根據敵我力量對比的實際,不同情況采取不同作戰原則的指導思想,比《孫子兵法》單純強調的“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的速勝論主張,無論在認識上,還是在實踐上,都有所發展。

《百戰奇略》不僅繼承和發展了古代的軍事思想,而且搜集和存錄了大量古代戰爭戰例資料。在一百多種戰例中,規模較大、影響較深、特點鮮明的戰例有:齊魯長勺之戰、泓水之戰、城濮之戰、笠澤之戰、馬陵之戰、遼東之戰、漠南之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