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訣評18卷收錄了《武經七書》,並選錄《太白陰經》、《虎鈐經》的部分內容,加以評點。在這卷中,茅元儀對《孫子兵法》的評論昀多,表現出對《孫子兵法》的推重,他認為學兵學不可不讀《孫子兵法》,說:
先秦之言兵家者六家,前孫子者,孫子不遺,後孫子者,不能遺孫子,謂五家為孫子注疏可也。
戰略考33卷,以時間為序,從戰略的高度選錄了從春秋到元各代有參考價值的六百餘個戰例。所選戰例注重奇略,如,吳越爭霸,勾踐臥薪嚐膽、乘虛搗隙;馬陵之戰,孫臏減灶示弱,誘敵入伏;赤壁之戰,孫劉聯合破曹,巧用火攻等等。其所錄戰例大都是以奇謀偉略取勝的,在緊要之處均有所評點。
陣練製41卷,分陣和練兩部分。陣的部分記載了西周至明代的各種陣法,配以319幅陣圖,以諸葛亮的八陣、李靖的六花陣、戚繼光的鴛鴦陣為詳。陣有說記,有辯證。
練的部分,詳細記載了選士練卒之法,包括選士、編伍、懸令賞罰、教旗、教藝5方麵內容,詳細地記載了士卒的選練方法,其中包括士卒的選拔淘汰,車、步、騎、北兵的編伍,賞罰賞律例,教兵方法,兵器訓練等。其內容多采自《太白陰經》、《虎鈐經》、《行軍需知》、《紀效新書》、《練兵實紀》等兵書。
茅元儀認為,古代陣法失傳,後人便胡編亂造,這樣以訛傳訛。他把這些圖繪製下來,目的就是要正本清源,使真正的陣法得以流傳。
軍資乘 55卷,分營、戰、攻、守、水、火、餉、馬8類,下設65項細目,內容十分廣泛,涉及行軍設營、作戰布陣、河海運輸、戰船軍馬、屯田開礦、糧餉供應、人馬醫護等事項。
這些內容記錄十分詳備,如收錄的攻守器具、戰車艦、船、各種兵器就達600種。其中火器180多種,有陸戰用、有水戰用、有飛鏢式,也有地雷式,記錄十分詳細,為其他兵書所不及。
占度載93卷,分為占和度兩部分。占即占天,主要記載天文氣象,有占天、占日、占月、占星、占雲、占風雨、占風、占蒙霧、占紅霓、占霞、占雨雹、占五行等。這部分內容是把自然與人事聯一起,認為某種天象往往就是某種人事即將發生的征兆。
度即度地,主要記載兵要地誌,分方輿、鎮戍、海防、江防、四夷、航海6類,圖文並茂地敘述了地理形勢、關塞險要、海陸敵情、衛所部署、督撫監司、將領兵額、兵源財賦等等內容。
作為一部百科全書式的兵書,《武備誌》體係宏大,條理清晰,體例統一。它將2000餘種各朝的軍事著作分門別類,每類之前有序言,考其源流,概括其內容,說明編撰的指導思想和資料依據。
茅元儀在每一大類之下又分為若幹小類,小類之下根據需要設置細目。文中有夾注,解釋難懂的典故,並且用各種不同的符號文字眉批表現自己對各個問題的看法。
兵訣評18卷收錄了《武經七書》,並選錄《太白陰經》、《虎鈐經》的部分內容,加以評點。在這卷中,茅元儀對《孫子兵法》的評論昀多,表現出對《孫子兵法》的推重,他認為學兵學不可不讀《孫子兵法》,說:
先秦之言兵家者六家,前孫子者,孫子不遺,後孫子者,不能遺孫子,謂五家為孫子注疏可也。
戰略考33卷,以時間為序,從戰略的高度選錄了從春秋到元各代有參考價值的六百餘個戰例。所選戰例注重奇略,如,吳越爭霸,勾踐臥薪嚐膽、乘虛搗隙;馬陵之戰,孫臏減灶示弱,誘敵入伏;赤壁之戰,孫劉聯合破曹,巧用火攻等等。其所錄戰例大都是以奇謀偉略取勝的,在緊要之處均有所評點。
陣練製41卷,分陣和練兩部分。陣的部分記載了西周至明代的各種陣法,配以319幅陣圖,以諸葛亮的八陣、李靖的六花陣、戚繼光的鴛鴦陣為詳。陣有說記,有辯證。
練的部分,詳細記載了選士練卒之法,包括選士、編伍、懸令賞罰、教旗、教藝5方麵內容,詳細地記載了士卒的選練方法,其中包括士卒的選拔淘汰,車、步、騎、北兵的編伍,賞罰賞律例,教兵方法,兵器訓練等。其內容多采自《太白陰經》、《虎鈐經》、《行軍需知》、《紀效新書》、《練兵實紀》等兵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