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十三章 錦州李家(2 / 2)

本營駐紮在小淩河西岸,並放棄對大小紫荊山、小淩河東岸等重要城區的防守。

因為第三混成協大本營駐紮在女兒鄉,也就導致了這片錦州郊區出現了諸多人氣,好幾千大兵待在這裏,讓周圍都是成為了巨大的軍營,同時也吸引了諸多農家來販賣青菜果蔬等物。

第三混成協上下那麼多人,吃的主糧雖然是由北洋常備軍軍部統一從關內調撥過來的,不過雞鴨豬羊這些卻是從當地購買了,再加上士兵們的自發性購買,竟然也讓軍營附近形成了一條小集市。

當初北洋軍抵達錦州城的時候,開始人們還害怕這支軍隊和那些舊軍一樣軍紀惡劣,但是鄉民們看了幾天後發現這些假洋鬼子們竟然秋毫不犯,別說燒殺劫掠了,就算是購買軍糧果蔬都是按照市價給銀,這時間略久後才是讓附近民眾放下心了。

“大人,時間差不多了!”臨近傍晚,李三敲門後進來,對著正在埋頭書寫文件的趙東雲輕聲道:“該去李家赴宴了!”

趙東雲也不抬頭,直接道:“嗯,準備好,我換好衣服就過去!”

宴請趙東雲的是錦州李家,雖然從官場層麵來說區區一商家趙東雲平時是不空去搭理的,但是趙東雲現在可是住在人家莊園裏頭,這主家宴請自然不好拒而不去。

第三混成協的司令部原本也是設在臨時軍營裏頭,不過那帳篷住著實在不舒服,加上那時候剛好錦州李氏邀請,所以趙東雲就是幹脆把司令部搬到了李氏莊園裏頭。

當然了,早期的北洋軍還是很守軍紀,購買軍糧是按照市價給銀,這租用富商的院子自然也是給錢的,反正第三混成協也不缺那點銀子。

不過話有說回來了,那李家也是不在乎那點租金,他們邀請趙東雲到自家莊園來住也是另有目的。

錦州李家,據傳明朝的時候就已經是當地士族了,在清廷開放東北後,李家招募了大批流民到遼東各處屯田,讓李家資產大幅度上漲,一度在東北各地擁有田產上萬畝之多,並且和諸多傳統地主不同的是,李家不僅僅滿足於傳統產業,而是在十幾年前開始就涉足洋務產業,開辦貨棧商鋪收購豆油,販賣洋貨等,並且還在上海投資辦了個繅絲廠,並且獲利頗豐。

這個李家實際上和趙東雲所在的趙家頗為相似,都是傳統的士紳地主家族,而且也是屬於開闊了眼界並進入實業界的家族,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已經從傳統的地主家族轉化為財閥家族。

去年李家通過鼎盛銀號的洪旭維介紹,投資了上萬兩銀子到福元機器廠,成為了福元機器廠的股東之一。

而趙東雲呢,他不僅僅是北洋高層軍官,第三混成協統領,他同時也是福元機器廠的大股東。

有了這麼一層關係後,他們才會主動邀請趙東雲住到自家宅院裏頭,不是因為趙東雲是北洋高層,而是因為他是福元機器廠的大股東。

“趙大人,你可是我想象的還要年輕得多啊!”當代的李家家主李邇堅是個高高瘦瘦的中年男子,估計也就四十來歲,穿著傳統的馬褂。

他旁邊作陪的是他的嫡長子李子泉,年約二十五六,這人和他父親不同長的卻是有些肥胖,和他不算太高的身子搭在一塊,翹起來就跟個木桶一樣。

不過此人雖然其貌不揚,但是言語卻是非常得體,他父親李邇堅的話剛落下呢,他就接上道:“可不是嘛,剛開始趙大人您進來的時候,我還以為看錯人了呢,像趙大人如此年輕的三品大員,國朝裏可是找不出幾個來啊!”

可是他們不知道的是,他們認為這是在恭維趙東雲,但是聽在趙東雲耳中卻是不太舒服,為什麼?因為趙東雲不喜歡聽見別人說他年輕有為之類的話,他更願意聽見別人說他成熟穩重。

趙東雲的年紀過輕本來就是他繼續往上爬的重要障礙,這年紀小一輩也導致他在段祺瑞、王英楷、馮國璋等人麵前一直都是隻能以晚輩自居,在具體任職上也因為年紀過輕導致諸多非議。

好在他去年就成了婚,如果還沒有結婚的話估計非議就更多了。

趙東雲平時穿成熟穩重的服飾,留著八字胡須,說話也是刻意停頓緩慢,為就是掩飾他的年輕。

所以李邇堅父子說他年輕有為,就讓趙東雲心裏不太舒服了,不過趙東雲也不至於就此改變對李邇堅父子的印象。畢竟在世俗觀念裏,年輕有為是好事,可沒有幾個像他這樣因為年紀過輕而發愁的。

所以趙東雲就嗬嗬兩聲,也沒直接就他的年紀話題做出什麼語言上的回應,反而是直接改變話題:“這一次還得多謝李先生仁義,不然趙某可就得繼續餐風飲露了!”

身為北洋高層軍官,手握七千大軍的趙東雲可沒有興趣和去李家父子玩什麼談話的藝術,所對年齡話題感到不爽的他就是直接轉過話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