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奪宮(1 / 2)

壽陽公主衣衫不整,坐地痛哭。

劉義隆撿起被劉義符扔在地上的壽陽公主的紫色羅衫,幫壽陽公主披上,道:“妹妹不要害怕!”

壽陽公主滿臉是淚,仰頭問道:“三哥,你說我該怎麼辦?劉義隆輕聲道:皇上一會定去文從殿議政,如今局麵正亂,他肯定不會緊盯著你。我已通知義慶,叫他趁亂把你接走,你先暫時居住他府上,等風聲過了,我們再想辦法!”

壽陽公主含淚點頭:“多謝三哥!”

劉義隆看著她,滿臉愛憐,道:“不必多言,快梳洗一下,義慶很快就到了!”

宜都王府,劉義隆在燈下讀《左傳》,心情煩悶,眉頭緊皺。忽然燈火一閃,一枚暗鏢從窗外飛入,將一張字條釘到桌上,劉義隆躍窗查看,人影已無,他猜想所來之人並無惡意,隻是想通知自己什麼事情。暗思:此人在戒備森嚴的宜都王府竟然來去自如,絲毫不被察覺,真乃絕世高手。他當下不動神色,返回桌前,將手中攥著的字條攤開一看,隻見上麵寫著:欲救江山、隔河看柳、玄武湖畔、三月初五,驀然回首,燈火黃昏。劉義隆將字條在燭火之上燃盡,心想:這上麵時間地點說的清楚,我姑且去看看。

三月初五當日,纏纏綿綿下起雨來,劉義隆也不帶隨從,黃昏時分,一個人打著傘在玄武湖畔漫步,因為下雨,湖邊並無旁人,走了很久,遠遠見一粉衣女子舉著一把漂亮的油紙傘向自己走來,上麵繪有大朵的墨色牡丹。那女子靠近自己時,忽然間快速旋轉油紙傘,傘上的牡丹漸漸連成一片、輪廓模糊。劉義隆感到頭暈目眩,暗想:不好,著了道了。隨後便人事不省。

等到劉義隆悠悠醒轉,才發現自己身在馬車之中,眼上蒙著眼罩,黑漆漆地看不清楚。自己並沒有被綁,自己的雙臂被一左一右兩隻強有力的手掌抓著。劉義隆試著掙紮,卻絲毫不能動彈。

黑暗中,一個渾厚的聲音道:“王爺切莫驚慌,我們帶王爺去見幾個王爺相識之人,隻是事關重大,得罪之處,還請王爺海涵。劉義隆哼了一聲,並不答話,他一生身處高位,從未被如此對待過,雖然知道對方沒有惡意,可能還是好意,但心中仍是不平。”

馬車又行駛了一段時間,戛然停下,劉義隆仍被一左一右兩名大漢帶入一處密室,下了樓梯,仿佛到了地下,那二人將執著劉義隆的手臂鬆開,劉義隆摘下麵罩,隻見自己置身於一座偌大的地下密室之中,燈火通明,屋中正坐著三人,全部是當朝的輔政高官:司空徐羨之、中書令傅亮、領軍將軍謝晦,正是劉裕委托輔佐劉義符的幾位顧命大臣。執著自己手的二人,一位是劉裕的親信烏雀翎,一位戴著麵罩,並不相識。徐羨之麵目黝黑,窄條長臉,吊眉吊眼,向劉義隆跪拜道:“臣徐羨之見過宜都王”,傅亮麵目斯文、謝晦器宇軒昂,二人亦跪拜行禮。此情此景,劉義隆縱然城府深厚、見慣風浪,依然感到心跳加速。

徐羨之道:“臣三人出此下策,請王爺來此,是盼王爺救大宋子民於水火。”他語言激動,聲音顫抖,說罷,再次跪拜行禮。另二人亦追隨他再次跪拜。

劉義隆忙跪拜還禮,說道:“徐大人、傅大人、謝將軍都是我朝棟梁,輔佐我父兄建功立業、為我大宋江山勞心勞力,又何苦如此?”

徐羨之垂淚道:“先皇命我三人輔佐朝政,我三人無能,如今大宋內憂外患,皇上他,皇上受奸人魅惑,整日嬉戲,不理朝政。如今民不聊生、外敵虎視眈眈,我三人愧對先皇啊!”

傅亮道:“我們三人請王爺來此,就是想請王爺住持江山,我三人定當盡力輔佐!”

劉義隆接口道:“我何德何能,哪裏能堪當如此大任,何況,皇上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啊!”

謝晦道:“廬陵王已反,建康危急,其他皇子皆幼小,隻有王爺能當此大任啊!王爺要為江山社稷考慮啊!”

劉義隆搖頭道:“此事萬萬不可,三位大人不必再多言!”

徐羨之道:“我三人冒著大逆不道、株連九族的危險,懇請王爺出山。我等已不能再回頭,還請王爺答應。”

傅亮道:“王爺不知,還有一事頗為蹊蹺,在狼居胥山,先皇雖然受傷,但傷勢並不是很重,立當今聖上為儲後,先皇突然暴斃,當時隻有皇上一人守在身邊,並無他人在場。為皇上看病的禦醫全部暴斃,那時王爺不在京城,這其中的一係列事情都可謂玄之又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