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一章 一個人的研究團隊(1 / 2)

關飛緊盯著眼前的兩個並列擺在一起的顯示屏,同時將雙屏的信息收入眼底。

他的右手快速地繪製著設計簡圖,不時還在旁邊進行文字說明。隨著根據地日益發展,要研究的項目越來越多,光靠他一個人提供全套完善的施工圖紙已不現實,如今他更多地是向各個科研院所指明研究方向,定期審核,不斷將走偏的研究導回正路。當研究陷入停頓時,他需要提供關鍵思路、方法,和一些相應的簡圖,以幫助研究人員走出困境。

在右手繪製簡圖的同時,他的左手則在鍵盤上劈裏啪啦快速敲擊,輸入著一篇論文:關於攀枝花釩鈦磁鐵礦通過還原反應分離釩鐵與鈦元素的理論構想。

這篇論文並非出自資料庫,而是他的原創。

沒錯,這是他來到這個時代以來,第一次沒有抄襲或者以原設計圖、施工圖為藍本,對其修正以保證能夠實現以外,第一次進行近乎於原創性的論文纂寫。

之所以說是近乎於,是因為他還是從資料庫中,部分獲得了幫助。

至少是確定了研究的方向,明白要朝著什麼方向努力,才能最終獲得成功。並且根據簡述中的隻言片語,對於實現的方法有了一個明確的思路。

他現在在做的,還隻是研究的基礎工作:理論研究。

一個研究從出現到最終成功,需要經過理論研究、實驗室實驗、小規模試生產、大規模試生產等很多步驟,其中理論研究是開始一項研究工作的預設前提,沒有理論指引就不可能讓研究工作始終進行在正確的道路上。

就像人類決定要開展太空飛行,首先就要進行理論研究,確定這個想法是否是可以實現的。

科學家們通過複雜的科學運算,用公式推導出隻要宇航器達到第一宇宙速度就在地球引力作用下,繞著地球飛行。繼而進一步推導出要達到第二宇宙速度,飛行器才能脫離地球引力,飛向太陽係其他行星。

這個具體的推導過程,就是太空飛行的理論基礎。

任何低於理論確定第一宇宙速度的太空飛行研究項目,在開展之前就被證明是錯的,無論投入再多,做再多的實驗,也不可能成功。

關飛在做的,就是從結果反推回來的基礎理論工作。

他知道結果,卻不知道結果的詳細情況,他懂得皮毛,卻不懂得整個研究的具體工藝流程,中間還缺少太多關鍵信息。

要想還原整個工藝的全貌,他就必須將這項工作重做一次,從最開始部分將其還原,從而才能真正確實地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做,再根據所知,結合資料庫中一鱗半爪的文字,逐步將其補完為一份完整的工藝體係,最後才能以這個工藝體係,重新構建一個準確的工藝流程。

敲完最後一個字,將論文保存,隨後鼠標移動,在工具欄項目中找到了文件轉發,選擇後從聯係名單中選擇了冶金研究所,再從中選擇了肖建義教授,點擊確認,轉瞬之間,這份論文就被傳到了肖建義教授的郵箱之中。

關飛抓起放在一旁的電話,沒有任何思索,就準確按出了肖建義教授實驗室的電話號碼。

電話響了兩聲就接通了。

“我是關飛,請問是肖建義教授嗎?”關飛微微偏頭,夾著話筒,放下左手,消除了剛才錄入論文的工作頁麵,重新開啟了一個新的工作頁麵,隨即密集的敲擊鍵盤聲再次響起。

他並沒有因為打電話而停下手頭事務,反是同時分心進行著三項工作!

“關司令好,我就是肖建義,請問有什麼事嗎?”對麵傳來一個帶著濃重鼻音的中年人聲音。

“是這樣的,我剛寫了一份論文,已經發給肖教授了,想請您幫著斧正一下,看看有沒有什麼錯漏之處,不知道您現在有沒有空。”關飛客氣道,聲調平穩、語氣客氣而熱情,如果不是傳來雨打芭蕉般密集的聲音,誰也聽不出他還在進行其他工作。

“我看到了,是這份《關於攀枝花釩鈦磁鐵礦通過還原反應分離釩鐵與鈦元素的理論構想》吧,嗯,我正好有空,這就拜讀,待會兒再給你打過去吧……”電話對麵,傳來點擊鼠標的聲音,想來是正在打開文件。

“好的,那就麻煩您了!您看完之後,還可以轉交給冶金所其他同仁傳閱,有什麼意見請務必全部收集彙總起來,以方便我對論文進行修改。”關飛放下電話,繼續認真工作起來。

論文不像小說,雖說文字不是很多,可是在看的過程中還需要進行細致周密的思考推敲。涉及到計算的地方,對方還要根據論文提供的公式進行驗算,以確認計算正確。或者對其有所異議,對照冶金手冊,選取他所認為更為適當的公式重新運算,一時半會兒不可能馬上得出結果。

關飛攥寫的這篇論文,采用的是倒果為因的方式,隻選擇了他認知中可能的物理、化學反應,所以跟以往完善的論文截然不同,非常粗糙,隻能說是一個理論的大框架式。

交給冶金行業的專家們審閱,就是希望通過他們深厚的專業功底,幫他找出更多需要考慮的因素,才能據此逐步還原,構建出一個縝密的理論驗證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