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受命於天,即壽永昌(2 / 3)

雖然太上皇跟他交過底,說身體如今病的不成樣子,經常發作的無法處置國事,甚至無法正常行走飲食,但誰又能做到皇帝這般毫不戀眷呢。

不得不說,皇帝現在直接退位,讓太子繼位,而不是監國攝政,確實更有助於國家社稷的穩定。

若是以後能成為一個良好的皇家傳統,於國有大益,每任皇帝到了病重或年老之時,提前把皇位傳給太子,這樣就能避免皇位繼承的許多問題,甚至能夠幫新皇穩定最開始的幾年朝政。

“加冕典禮開始!”

“奏樂!”

一通鼓樂畢。

朱以海將一道詔敕交給禮部官員,禮部尚書張岱接過詔敕,當殿宣讀,這是太子加冕即位詔敕。

詔敕宣讀畢,禮部侍郎捧旨到奉天門再次宣讀,詔告天下。

再奏樂。

太常博士與東宮詹事請新皇入冠席。

一遍遍的奏樂,一遍遍的複雜儀式。

內閣首輔兼總理處首席大臣文安之負責端上冕服給皇帝,太宗令唐王朱聿鍵負責在一邊把新皇原九毓九章冕服除去。

太上皇朱以海為新皇把十二毓十二章皇帝冕服為新皇穿上。

禮部尚書在一邊司儀主持,百官觀禮。

九毓九章除去。

十二毓冠十二章服換上。

當玄衣纁裳革帶赤舄蔽膝一一換上,最後是那由七色玉珠串成的十二毓平天冠。

前後各十二串玉珠,每串十二顆,各由七色玉珠串成。

平天冠有些沉重。

戴上了平天冠甚至會摭擋視線。

雙手捧起,放在了新皇低下的頭上,扶穩後,朱以海拿出冠紐中的玉笄,用其把冠固定在了皇帝的發髻上。

“皇帝。”

“冕冠沉重,象征著責任之重,欲戴王冠,必先承其重,當你戴上十二毓冕冠這一刻起,你就不再是一個凡人,你是天子,昊天之子,萬民之主,皇權天授,也是億萬子民的擁護,你是上天在人間的代言人,也是人間億萬百姓的代表,你以後一言一行,都必須三思而後行。”

“冕板上黑下紅、前圓後方,這象征著天圓地方,後比前高一寸,呈向前傾斜之勢,有前俯之狀,象征著君王關懷百姓。”

“帽卷表玄裏朱,帽圈用金片飾成,正前方飾以玉蟬,意為受禪於天。”

“係在冠圈上懸在你耳孔外的這兩塊黃玉,叫做填,俗名充耳,懸於兩耳邊,象征君王有所聞有所不聞,不能輕信讒言。”

“這十二毓珠,以五彩絲線穿七彩圓珠而成,前後兩段,象征著君王有所見有所不見!”

······

朱以海為新皇加冠,替他固定好冕冠後,還將冕冠上的一個個部件的特殊含義告訴給新皇,再一次提醒皇帝其責任與義務。

“你玄衣赤裳上的十二紋章,那是山月星辰等,日月星辰,取其明也,火,龍,黼,黻,昭其文也。

十二章紋乃是我華夏三皇五帝時代就已有之禮儀製度。”

新皇加冕完畢。

“兒臣定牢記聖人教誨,日月星辰代表三光照耀,要求帝王皇恩浩蕩,普照四方。山代表穩重,征要求帝王能治理四方水土。龍變化多端,要求帝王能善於審時奪勢的處理國家大事。

華蟲,要求王者要文采昭著。宗彝是古代祭祀之器,要求帝王忠、孝美德······”

“很好,但願你能牢記。”

“朕再傳你一樣東西。”

朱以海從自己衣內拿出一個錦袋,在群臣好奇目光中打出,那是一方玉。

首輔文安之離的近,看到這是方玉璽,一角還鑲著黃金。

金鑲玉。

傳國玉璽。

另一邊的唐王也幾乎是下意識的就想到了這些。

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

朱以海將這枚金鑲玉璽舉起,正麵刻有八篆字,形同龍鳳烏魚之狀。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朕將此傳國玉璽,傳授於爾。”

泰安帝望著這傳國玉璽甚至有些愣神。

這個傳國玉璽的名氣太大了,傳說秦始皇統一天下,特以傳世珍寶和氏璧製作一璽,命丞相李斯篆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

我皇權受命於天,國運必然永久昌盛。

在中國曆朝曆代,傳國玉璽都是極有象征意義,而不僅僅是個皇帝璽印,這更代表的是國家、正統。

“傳國玉璽不是早失落了嗎?”

“朕找回來了!”

據傳,秦始皇當年乘龍舟過洞庭湖,風浪驟起,龍舟將傾,秦皇始將玉璽拋入湖中,祈求神靈鎮浪,風平浪靜,玉璽也就失落尋找不見。

八年後,有人將此璽獻上。

後來劉邦屯兵灞上,秦王子嬰捧玉璽跪獻於鹹陽道左,秦亡。劉邦誅項籍,即天子位,將玉璽世世傳受,稱為漢傳國玉璽。

西漢末,外戚王莽篡權,璽藏於太後處,王莽來索,太後怒而擲之,璽破一角,王莽以黃金補之,故成為金鑲玉。

及王莽兵敗被殺,更始帝劉玄乃得璽,後赤眉軍殺劉玄,立劉盆子,璽易主劉盆子,及劉盆子兵敗,傳國玉璽拱手奉於光武帝劉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