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再好的鋼鐵,如果不打造成合適的器具,就隻是一塊鐵。

除了重量,沒有絲毫作用。

若是身居低處,卻也無礙,但放在皇帝這個高位上,掉下來隻會砸死無數人,而最先砸死的,就是離得最近的人。

“崇禎年紀輕,性急,輕信多疑,好殺。”

“崇禎在位期間,短短17年的時間,就換掉了19任首輔大臣,殺死了七個兵部尚書。”

“由此可見,並不一定是這些官職擔任者能力的問題。\"

“崇禎最大的一個缺陷就是生性多疑,疑心太重。所謂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如果崇禎能夠多大臣們多一點信任,說不定大明也不會這麼快就滅亡在他的手中了。”

“崇禎上位後,開始打擊閹黨重用文臣。”

“崇禎二年之時,崇禎帝召集內閣眾臣,商議裁定魏忠賢謀逆一案。\"

“韓雖然是東林黨大佬,但是卻不想繼續搞黨爭。\"

“要求把閹黨名單定在50人以內。\"

“崇禎帝不高興,說肯定有漏網之魚。”

“韓頂住各方壓力,依舊不想將事態擴大。”

“第二次給的名單,依舊隻有幾十個人。”

“崇禎帝頓時大怒,親自製動各條罪目,隻要拍過魏忠賢馬屁的,都算閹黨。”

“韓沒辦法,最終上報了閹黨名單258人。”

“即便如此,崇禎依舊猜忌不斷安插廠衛探子,一時之間搞得人心惶惶!\"

“此時的朝廷已經沒有辦法玩黨爭了。\"

“而此時的東林黨,事實上,也已經不算正兒八經地東林黨了。”

“打擊閹黨的時候,東林黨被崇禎重用。”

“而原本不是東林黨的人,也紛紛自稱是東林黨。”

“這個時候仿佛隻要承認自己是東林黨,就是zhengzhi正確。”

“而如此一來,朝局也越來越亂。”

頻繁安插的廠衛,也讓人看出崇禎對於東林黨,也並不完全放心。”

“隻要有人告狀,說得有鼻子有眼一點,不管被告的人在做什麼,哪怕是在戰場上正在打勝仗也立刻被撤換。”

“導致對外戰局越來越危險。”

“倘若他的性情稍能忍耐,對事情稍加考慮,對人稍存信任與寬容,也不至於誤信楊太監的話而捕殺袁崇煥。”

“也不會打不了農民軍,亡於農民軍之手。”

“袁崇煥一死,崇禎就失掉了東北方麵的長城。”

“同時,令沿邊的將帥心寒,士無鬥誌。”

“可以說,明朝的滅亡,與這個勤快卻又愚蠢的皇帝,有著直接的關係。”

“環境問題,也隻是加劇了這一進程而已。”

“咦!\"

朱元璋正在發怒,突然發現崇禎得到了皇帝頻道發言的權限。

“好你個不肖子孫!\"

“自毀長城誅殺守邊大將!\"“當了十七年皇帝,換首輔比換內衣都勤快!\"

洪武大帝朱元璋第一時間大罵出聲!

崇禎帝朱由檢:“回老祖宗我也不想這樣的~~。”

“我會好好學習的。”

“我現在也難啊!我哥哥隻做木匠活,不好好管理朝政,我接手的時候,朝廷上下已經亂了。\"

“本來我很多東西都不懂,又接受一個爛攤子,我也沒辦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