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幾大類別(2 / 3)

一旦這種使用木質材料建造起來的高層建築物失火,那麼從撲救手段來看就基本上是毫無辦法,想要讓這樣的木結構寶塔留存下來,其實是非常困難的。

伴隨著中國燒磚技術的進化,使用磚材料建造起的塔得到了更多人的認可,並且也更加容易流傳到後世。單純的普通磚頭,也許在許多人看來一點都不美觀,使用這樣的材料建造寶塔,雖然擁有了防火性能的提升,但是在審美角度卻迎來了下降。

這樣的一種看法看似正確,但其實實在是太小看古代的匠人所擁有的技術了。

早在秦始皇兵馬俑的那個年代,工匠就能夠使用從礦物質當中提取出來的顏料,給兵馬俑上色。隻不過當然,後世的人沒有辦法見到色彩豔麗的兵馬俑。畢竟,這些陶俑的製作年代實在是太過久遠,原本覆蓋在表麵的非常豔麗的顏色都已經風化剝落,不可見了。

可是,既然在秦始皇兵馬俑的那個年代,人們就已經非常注重使用顏色來實現對美的追求,那麼,千百年之後的工匠,就更加不可能會對這種狀況束手無策了。

琉璃,這種東西在中國的古建築領域,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隻要能夠使用這種材料裝飾建築物,那麼就能夠讓建築物在“美”這一個評價項目上得到加分,把這種材料用於建造寶塔,當然也是可行的。

不需要從頭到腳從裏到外全部都使用琉璃,而隻需要在完成了磚塊打底之後,使用琉璃進行貼麵就足夠了,這種流光溢彩,看上去就非常漂亮,並且不會輕易因為風吹日曬而損失原本所擁有的鮮豔色澤的塔,其實是有不少傳到了後世的。

說完了前麵三種最為常見的塔,接下來第四種最為常見的塔,就是藏傳佛教所擁有的喇嘛塔,又被稱之為覆缽塔了。

圓圓的肚子如同一個倒扣在桌麵上的碗,這樣的造型正是這種塔會被稱之為覆缽塔的原因。隻不過還是那句話,園冶從個人角度來說並不喜歡這一種寶塔。

還是以北海公園所擁有的白塔為例,這樣的一座塔占地麵積多大呀,它所擁有的高度也不低呀!光是從體積上來看就知道修建這麼一座建築物花費肯定不少,這樣一座大塊頭寶塔,卻是根本就不能夠讓任何人攀登上去的,這便一下子就顯得很尷尬了。

那些高度不高、占地麵積也不大的塔,完全能夠被人拿來當作紀念碑或者經幢什麼的看看。隻需要抬起頭來繞著這個建築物走上一圈,就能夠從頭到腳,把它上麵進行的裝飾全部都看一遍,這樣的建築物雖然沒有辦法讓人進入內部或者攀爬到高處,但是,它所進行的裝飾完全對得起它的體積,人們繞著這樣的寶塔走上一圈,絕對不會認為它的建築體積有任何一個地方被浪費了。

與樓閣結合在一起的寶塔,不管外在造型怎麼樣,首先它就具備一個登高望遠的特質。現代社會所擁有的各式各樣的觀景台,難道觀景台所在的那座建築物就足夠漂亮嗎?

當然不,可是,能夠爬到那麼高的地方去俯瞰整座城市的風貌,與此同時還能夠讓那些想要追求緊張刺激的人到高處去體會一下膽戰心驚的感覺,光是從攀爬這個角度來說,這樣的寶塔就已經對得起它的建築體積了。

就算外麵不夠好看,內部也能夠發揮它的作用,這樣的寶塔絕對不會讓人覺得蓋它虧本了。可是,喇嘛塔就完全不一樣了。

園冶對佛教的任何一個流派都沒有什麼特殊的想法,她是一個堅定的無神論者,所以不管是哪一個分支,在園冶看來其實都是一樣的。絕對不是因為什麼先入為主的宗教信念,而真的單純隻是從個人的審美角度出發,藏傳佛教的塔給園冶的感覺,就隻有五個字—差生文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