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五方觀六百年慶-5(2 / 2)

這位宋先生講得很隱晦,卓斯弈也聽得似懂非懂,文北言卻一聽就明白了其中的關竅。

他壓低聲音解釋說:“王道士取了兩人的陽氣,又卜算出了兩個幹淨的、不會留首尾的夫妻,在受孕之時將陽氣投入胎中。那胎才剛成,被這個姓宋的陽氣一占,雖然不是他的孩子,卻被他的陽氣霸占。這陽氣盤踞在胎裏,能改變胎的形貌,把孩子容貌與他相似,天生與他相親,不是他的孩子卻勝似他的孩子。“

卓斯弈:“這不算代孕嗎?”

文北言搖頭:“不算,他們沒有血緣關係。這叫做偷胎,孩子是別人的種,但卻不知不覺變成了你的孩子。等最難養的時間過去了,再使個手腕弄到他身邊,領養手續辦好,就跟親的一樣。”

卓斯弈瞠目結舌:“這不是拐賣兒童嗎?”

文北言不屑的冷笑一聲:“有的是辦法做到合法。比方說,他可以找那些父母緣比較薄的、生了之後一定會被拋棄的孩子,也有辦法找到三歲之前就父母雙亡的,甚至可以找到生辰八字能旺他們倆的。世界之大,人口之多,隻要錢到位,什麼樣的都能找到。”

卓斯弈聽得愣了,他看看王道士,又看看其他人,問:“這個,你們,你們行業內允許嗎?”

文北言目光一掃全場,淡淡的:“在可與不可之間。”

宋先生情意拳拳的講完,又鞠了個躬就下去了,但現場的玄門中人,神色卻很複雜。

有些跟文北言一樣,純粹吃瓜心態;有些已經像打了雞血一般,開始幸災樂禍;有些則神情複雜沉重,甚至有人站出來說:“秦未,你這是什麼意思?”

棲霞門的劉半山這個時候也看似悠閑的站了起來,說:“這位是北劍門的吳桐道友吧?依在下看來,吳道友實在不必咄咄逼人。我們修道之人,逆天求長生,本來就是行非常之事,王道長幹的這個,看似非常之事,但其實是造福他人。這位宋先生和他的伴侶有了後代,孩子嘛……雖然離了親爹媽,但現在應當是更好的歸宿,兩邊的老人家也得償所願了。吳道友何必拘泥呢?”

這個吳桐明明是給王豫寬打抱不平,但被劉半山這幾句話一說,倒像是給王豫寬扣帽子、找晦氣了。他為難的看了眼王豫寬,憤憤的坐下了。

王豫寬轉向劉半山,說:“劉道友所言,也正是貧道當時所想。我等修道之人,不應拘泥,入世為他人求福祉,若是太過計較自身得失,最後還是會被世俗所困。幫助非常之人當行非常之法,貧道與劉道友理念應是相同。”

劉半山笑了笑,遠遠的做了個揖,又說:“正是如此,不巧,在下這裏,也有一位受過王道長救命之恩的想要來當麵答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