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普通”的調料和“簡單”的烹飪方式(3 / 3)

很多食材光準備工作都要提前好幾天,真正工作時間也要好幾個小時!

想想就覺得痛苦........

不一會兒,除了那些被丟進白色液體中泡著的部分食材外,其他食材都已經被處理好。

這過程中,是被加速過的,每種食材的處理方式都隻是展示了一下處理手法,後麵那些枯燥的“循環”部分都被省去。

柳乘蔭沒有浪費時間,他直接開始對已經處理好的食材進行下一步準備工作

一般情況下,佛跳牆的很多食材在清洗後,放入壇子中熬煮前,它們需要先進行一道烹飪工序。

一些容易被煮爛的肉類在熬煮前需要先或煎、或砸炸一會兒。

這些食材會因為表麵部分在煎炸高溫中導致表麵的蛋白質“硬化”,這樣一來,他們在熬煮中便不會被煮爛。

一些不容易煮開的則需在進壇子前先提前進高壓鍋煮上一輪。

......

甚至有的食材在一次烹飪後,還得再進行第二道、第三道工序。

每一種食材都有自己的準備工作。

在分別經曆過煎、炸、煮、燉、炒等烹飪手法的“伺候”後,他們才會被按照一定的順序放置入壇子中,倒入黃酒,上蓋,再澆黃酒在壇口邊緣進行封邊,開火。

然而,在這裏,柳乘蔭再次將其簡單化了。

在用菜刀將食物切成方便加工的形狀後。

隻見柳乘蔭依靠旁白、字幕,乃至動畫,簡單明了將這些事物在通常情況下的處理方式闡述了一下,然後轉頭便從一旁摸來了幾個罐子。

接著,柳乘蔭用勺子分別從罐子裏挖出了一些黏稠的無色物體,然後將它們分別抹在各種食材上。

然後,柳乘蔭將所有塗好料的食材一次性全部都放進了.......微波爐!

在此過程中,旁白結合字幕作出解釋,這幾罐“料”分別是:

【微波爐用調溫塗劑】:可通過塗抹的厚度改變食物接受微波加熱的溫度上限,配合其他塗劑可模擬煎炸煮燉烤等烹飪效果。(食材調製,無色無味,可直接食用)

【蒸煮模擬塗劑】:鎖水,令食物不會在高溫中流失水分,可在微波爐中模擬“蒸煮”的環境。(食材調製,無色無味,可直接食用)

【煎製模擬塗劑】:光照且加熱下會凝結成膠質,並略微收縮,模擬食物在鍋中加油煎製的狀態。(食材調製........)

其他都差不多,都是“XX模擬塗劑”,略。

觀眾看得一頭霧水。

市麵真的有這種“方便”的東西?

事實上,是有的!

柳乘蔭......吃到過。

嗯,一般人吃不出來,但柳乘蔭通過“解析-吞納”在解析到了食物本身外,還吃到這些輔助加工食物的這麼些東西。

實際上這些東西並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麼神秘。

最簡單,就比如說——食用油!

食用油除了作為人體所需的一種重要補給外,其實就是一種“輔助加工”的“工具”。

因為某些天才利用食用油除了“味道”和“營養”外的其他屬性,即它的物理性質。

利用油的物理性質,人類的飲食文化中才有了“炒”、“煎”、“炸”等新的烹飪方式。

之後,食物油油除了能用來作為佐料調味和補充人體所需營養外,還能起到其他輔助加工食物的作用。

除了以外,菠蘿和蜂蜜可以軟化肉質,醋可以軟化骨骼,鹽和辣椒可以防腐.......

這都是利用了食物在“營養”和“味道”外的其他在化學、物理上的性質達到的效果。

而這幾種“模擬劑”也是柳乘蔭通過“類似”的理念所弄出來的。

因為在“前輩”在前,柳乘蔭便也覺得這些“模擬劑”隻是“普通的調料”而已......

柳乘蔭覺得這跟油鹽醬醋一樣——“很普通”,所以,不必多說。

在微波爐的作用下,食材們在“模擬劑”中進行起了相應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