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軍功爵製(2 / 3)

“割地求和?那也得金國答應才是,換了我是金主,既然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滅了大宋國祚,又何必看重那三瓜兩棗?”

穆栩忍不住譏諷了幾句,等說完之後,他猛然意識到,不知不覺之間,話題已然歪了,當即就道,

“瞧我,說著說著竟說到了這裏,咱們還是說正事要緊,我今日請三位先生前來,是想和你們商議一下,治下官製改革之事。”

三人皆是一愣,許貫忠當先發問道,“使君是想稍作調整,還是想自下而上推倒徹底更改?”

穆栩想都沒想的答道,“自然是全部推翻,重新建立一套新的製度。”

聞煥章立即出言勸道,“使君,依小可之見,此事還是從長計議為好!”

“先生的理由呢?”

“目下我等正與大宋合作,此時一動不如一靜,若因官製改革之事,觸動朝廷敏感神經,豈非得不償失?”

穆栩起身在書房走了幾圈,看到樂和一副欲言又止之色,便道,“樂兄弟有話但說無妨,無需藏著掖著。”

樂和起身行了一禮,說道,“敢問使君是臨時起意,還是早有此等想法?”

穆栩回道,“非是一時起意,而是我早有此等念頭。想來爾等也能理解我的想法,實在是大宋這套官製太過複雜,不止下轄官員職權難分,更重要的是會造成冗官、冗費等現象,使得朝廷做事效率極低。”

關於穆栩說的這點,作為土生土長的大宋子民,三人自是深有體會,不過樂和還是說道,

“使君考慮的是長遠之事,但聞先生的顧慮卻是眼下之疾,不如折中處置,官製不改,隻改動軍製如何?”

穆栩思量一番,又與許貫忠、聞煥章交換了意見,最終決定采納樂和的提議。

至於該如何改革,穆栩事先自是想過,官製他比較傾向於明朝,這個暫且按下不表。

還是先談下軍製,在將曆代王朝對比一番,又剔除有色眼光,穆栩得出了一個極為意外的答案,竟然是宋、清二朝的軍製最為先進,隻因它們實行的皆是募兵製。

說實話,在初次得到這個結論時,穆栩還以為是哪裏出了問題,急忙又重新做了比較,才發覺是他想差了,並非是宋、清二代的製度不行,而是在執行過程中出了問題。

先說宋朝,宋朝的募兵製在建國初期發揮了重要作用,它一方麵為北宋提供了較好的兵源,另一方麵限製了將領的軍權,防止五代十國藩鎮割據的局麵再次發生。

到了宋真宗以後,每逢遇到災年,為了防止百姓造反,宋朝政府便大肆擴充軍力。可募來的兵不是老弱病殘,就是潑皮無賴,他們訓練鬆弛,無組織無紀律,戰鬥力很差,且對北宋的財政負擔極重。

這種行為嚴重違反了募兵製的初衷,再加上宋朝對武將的防備太過矯枉過正,經常用文臣統禦武將,外行領導內行,其軍隊戰鬥力可想而知。

最後果然自食惡果,在麵對遼、金、元時敗多勝少,最終滅亡。

再說清朝,清朝的募兵製本來沒有問題,但偏偏清朝的統治者乃異族出身,為了能更好的統治漢人,他們便將八旗製度淩駕於募兵製之上,對外征戰使用八旗兵,對內鎮壓百姓使用綠營。

因而可以這樣說,清朝的募兵製天然就是畸形的,這般做的後果,往往是兩頭都不討好。八旗軍戰力下滑時,綠營也不堪大用。

所以當太平天國起義時,清政府能依靠的,隻有地方漢人組建的各種團練。到了近代,與外敵作戰,更是屢戰屢敗,以至喪權辱國。

當然,募兵製在封建時代,也並不是完美無缺,這個製度的弊端在於,若沒有一個很好的監察體係,比較容易出現吃空餉等行為,嚴重影響軍隊的戰鬥力。

但不管怎麼說,相較於府兵製、軍戶製等製度,募兵製還是比較先進的,又比較合事宜,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使得普通百姓基本上沒有兵役負擔,保證了農業生產,同時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穆栩現在考量的問題,主要有兩個方麵,一是盡量激發軍隊的戰鬥力,二是建立一套軍中監察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