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夢遺。
可是她尚且年幼,還未及笄。
父親告訴他,曆朝曆代以來,娶了公主後,是不能參與朝政的。
父親素來知曉他的誌向,所以叮囑他,讓他離公主遠一些。
因為,成了駙馬雖有潑天的富貴,但是也是仕途的終點。
他自幼文韜武略,父親不忍他最後隻做一個富貴閑散人。
誰不想出將入相,名垂千古?
誰不想高談論闊,指點江山?
但是,駙馬卻不能。
那時候他也矛盾過。
可是,無論如何都抵不過那一抹豔逸飛揚的身影。
與北燕的一場馬球,他見識到了她的英姿颯爽,花樣翻飛,勢不可擋。
任誰能拒絕這樣的女子?
那時,崔彧便放下了天下男兒放不下的權勢欲。
她也許就是老天爺拍下來消磨他誌氣的女子。
而他,甘之如飴。
在得知朝廷上下都在商議著如何讓她嫁到北燕的時候,幾位皇子也整日在說著。
個個都是唉聲歎氣,無一人敢出頭,隻說北燕凶猛,連著攻下了幾座城池了,隻怕天朝的士兵抵擋不住。
北燕點名了要嫡公主,不過是因為去年的時候,她曾在馬球場上力壓北燕的使者,讓他們記恨在心。
崔彧默默的聽聞著這一切,很想質問這些皇子們,男兒的誌氣呢?
他們的妹妹被作為戰利品送到一個野蠻之地和親,他們就隻是歎氣?
他們作為將來的儲君,難道就願意靠著女人的裙帶關係欺騙著自己和天下?
那日,他去了大殿。
世人都道他不知輕重。
可是好歹激起了一些血性男兒的自尊心,主戰派漸漸有了聲音。
哪怕是做一名馬前卒,他也願意血撒沙場,而不願躲在女人的身後。
為了天下百姓而戰,更為了他所愛的女人而戰。
他遠赴西北,隻能是去殺敵,而不是送她去和親!
離開大殿後,她扮做小太監的樣子,將他攔走。
在禦花園的假山處,她抱著他,又哭又笑,不能自已。
她都知道了,知道了他力排眾議,扭轉了送她去和親的局麵。
“崔彧,你知不知道,這幾日求也求了,鬧也鬧了,可是父皇鐵了心的要送我去和親,我快嚇死了,我聽說那北燕的男人野蠻的很,父親死了,兒子要娶父親的姬妾,哥哥死了,弟弟可以娶了嫂嫂,嚇得我這幾日一直都在做噩夢。”
崔彧笑著輕撫著她的臉頰,將她的淚抹去。
“我在,莫怕。”
一句話,讓小姑娘再次淚意湧動,投入他懷裏,緊貼著他胸口,似乎隻有這強有力的心跳聲,才能給她最多的安全感。
軍歌應唱大刀環,誓滅胡奴出玉關。
三軍出征那日,他回頭看到城樓上那抹身影時,方才知曉為何常說溫柔鄉是英雄塚。
他隻想策馬奔去,擁住她,再不分開。
豪情與柔情的並存,離別與不舍的纏綿。
此去西北出玉關,若是不滅北燕,他誓不還朝!
待到得勝而歸之時,便是迎她入門之日。
屆時,鳳冠霞帔,高堂紅燭,他定要她成為這世間最幸福的女子。
戰爭的殘酷,鮮血的洗禮,少年迅速的成長。
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
九死一生,終還朝。
慶功宴上,她還是那樣的嬌俏活潑,扮做宮女將他約出去。
合歡樹下,他將她抵到樹幹上,傾訴著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