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第四百四十三章:最後的空戰(2 / 2)

在所有人看來,這是一場近乎殉道似的衝動之舉,在無數人淚眼朦朧中,教練機一飛衝天,就像一隻小麻雀,一頭撞進兀鷹們巢穴。在地麵上觀戰的老百姓都低下了頭,雙方還沒有交戰,就已經分出了勝負,大家實在不忍心看著那架略顯單薄的教練機,被撕成碎片。

倒是那個在地麵偷拍的日本特務,懷著一種不可告人的齷齪,鏡頭穩穩的套住教練機,接下來的鏡頭大家絕對沒想到,也成為這部本來可以被當做教材的紀錄片被禁止公映的最主要原因。那架小小的教練機,利用靈活的轉向,以及高超的技巧穿梭與敵機中間,根本不給對手開炮的機會。在完成一連串眼花繚亂的動作後,突然一個漂亮的轉體,教練機咬住一架重型轟炸機的尾巴,並果斷的開火,隻用了27發炮彈,就打掉了重型轟炸機的右翼。

失去平衡的轟炸機進入螺旋,飛行高度迅速下降,在老百姓的尖叫聲中,轟炸機重重地摔在碼頭上,頓時燃起衝天的烈焰。在觀戰的老百姓驚喜的歡呼聲中,又一架日本飛機被擊落,拖著滾滾濃煙,一頭撞在山崖上。

突然觀戰的人群中有個高亢的女聲喊道:“再把龜兒子的飛機搞下一架來嘛”。話音未落,又一架日本飛機一頭紮進大江。那個女聲又喊:“硬是要的,再來一架”。結果又一架敵機應聲而落。

剛才空戰失利的鬱悶一掃而空,在那個女生的帶動下,數萬江邊觀戰的老百姓異口同聲的喊道:“要的,再來”。短短幾個字被喊得驚天動地。

空中的教練機似乎聽到了來自地麵的助威聲他精神抖擻,愈戰愈勇,先後有11架重型轟炸機被擊落。消耗了不到300發炮彈,擊落效率之高,絕對是新的世界紀錄。

老百姓的助威呐喊聲一浪高過一浪,但是教練機沒有能繼續改寫成績,不是他不敢繼續戰鬥,而是日本飛機不配合,傷亡慘重的日本機群,如果有背水一戰的勇氣,即使不能把教練機擊落,也能等到它燃油耗盡,或者炮彈打光,等到那時再痛下殺手……

可是日本飛行員的鬥誌已經崩潰,他們再也沒有膽量多堅持一分鍾,一架敵機突然打開空中加力,飛機驟然加速,大家以為他要做最後一搏時,飛機陡然爬升800多米,脫離戰區,直向東南飛去,成為第一架逃離戰場的飛機,其餘的日本飛機這才如夢方醒,紛紛效仿,倉皇失措的逃走了。

教練機沒有空中加速裝置,奮力追擊逃走的敵機,距離卻越來越遠,最後隻能眼睜睜看著最後一架敵機消失在視野中。

一場勢在必勝的空戰,就這樣幾乎是以鬧劇的形式收場了。這次空戰沒有贏家,高誌航驅逐機大隊碩果僅存的13架戰機在空戰中被全部擊落,飛行員全部犧牲。

日本發動空戰的目的已然實現,可他們非但高興不起來,反而沮喪無比,在這次空戰中,日本人損失了43架飛機。巨大的損失讓人難以接受,木更津航空隊指揮官木更津引咎辭職,當晚結束了飛行員為他舉辦的歡送會後,在木更津航空隊的榮譽室中切腹自盡。

隨著木更津的慘死,這個以他名字命名的航空隊瓦解冰消。木更津是日本老牌兒飛行員,素有轟炸機之王的美譽。他指揮的木更津航空隊是當時日本空軍的兩大王牌航空隊之一,擁有各式戰機800多架。

木更津在日本空軍擁有很高的威信,很多人認為他自盡有些太意氣用事,但知道真相的人都清楚,木更津除了用死向天皇謝罪,沒有第二條路可以選擇。

重慶上空的這次空戰失利,完全是因為木更津輕敵所致,他自以為是的認為,日本擁有製造先進戰機的技術和能力。木更津航空隊使用的96式(日本神武紀年2596年)陸上攻擊機,是日本於1936年研發的重型對地攻擊機,最大起飛重量7.64噸,裝有兩台1200馬力發動機。最高時速450公裏,最高升限7500米,最大航程4000公裏,在當時世界範圍內首屈一指。

而高誌航驅逐機大隊已經是強弩之末,最多時擁有戰機不足300架,使用的飛機完全依靠進口,飛機的各項性能,都和日本飛機不可同日而語。而且是打掉一架少一架,根本沒有補充的渠道。

木更津最大的失誤,由於輕敵,轟炸機編隊出擊居然不帶戰鬥機護航,結果損失了43架飛機,300多名飛行人員(96式重型轟炸機上有七名人員)。木更津自盡給日本空軍帶來很大的震動,木更津航空隊被解散,而就在空戰當天晚上,那架在敵群中縱橫捭闔的教練機,在北碚機場被日本特務炸毀,那名立下汗馬功勞的飛行教官,從此也不知所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