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第二百四十七章 吳莊爭奪戰(1 / 2)

如今從驛亭轉進至豐惠的明軍卻高達八千人,典型的客強壓主啊。

加上從上下尊卑上來說,陳勝根本沒有決斷的份,怎麼可能去扭轉這種局麵呢?

雖然陳勝苦口婆心地解釋,這不是怯戰,而是為了保存有生力量,為了日後更好地抗擊清軍,為了……。

可這個時候,說一切都是白費。

連魯王朱以海都認為趁此兩軍會師,兵力高達一萬二千人之際,不但不應該撤退,更應該主動出城與城外清軍決戰。

而朱以海的這個建議,竟有不少官員附和。

陳勝傻眼了。

屋漏偏逢連夜雨,之前派去吳莊的人回來稟報,吳老爺子死也不肯離開吳莊。

陳勝這下是真急了眼了,如果吳老爹出了什麼事,讓他怎麼和吳爭交待。

於是,陳勝做出了此戰他最錯誤的事,他離開了豐惠,親自帶著此時已經回城的沈致遠部騎兵,前往吳莊,按吳爭的命令,強行帶走吳老爹。

這個決定,直接使得豐惠城的明軍指揮權落入了錢肅樂等人的手中。

而錢肅樂等人剛正有餘,軍事能力卻……。

陳勝若在,至少可以勸阻,或者用他自己手下的人馬去拾遺補缺,可陳勝的這一離開,讓錢肅樂等人失去了任何掣肘。

可想而知,擁有一支上萬人的軍隊,且是一支從戰火中洗禮出來的軍隊,這是何等讓人血脈賁脹的事啊。

這就象一個窮慣了的人,突然擁有了億兆財富一般,完全失去了自製能力。

加上眾人一心想要光複大明,如今城外一萬清軍已經戰損至不足七千人,以一萬餘擊七千,怎麼也不會輸不是?

可他們卻不知道,戰鬥從來不完全是以人員多少來決定成敗的。

……。

陳勝的心性很穩重,原本他是不會這麼輕易離開豐惠的。

但再穩重的人,也有其弱點。

陳勝的弱點有兩個,一是對吳爭的信服和依賴,準確地說,是盲從。

從當初官道與吳爭初見,到後來連戰連捷,不可否認,吳爭的常勝形象已經在將士心中豐滿,而這些經曆,陳勝是從頭至尾的追隨在吳爭身邊。

敬仰已經不足以形容陳勝對吳爭的敬重。

所以,吳爭的命令對於陳勝而言,不亞於聖旨。

對於這樣一個自己敬仰的對象,他老父的安危,在陳勝心裏,遠比豐惠重要,甚至比他自己的命更重要。

再有一個就是,陳勝畢竟是個人,常人。

麵對著監國、錢肅樂,他隻是個小小的千戶,他無法去左右這些大人物的決斷。

這對於陳勝而言,也有些怨氣在裏麵,說不過你們,咱躲得起吧?

綜合了這兩個原因,陳勝離開豐惠率騎兵營去吳莊,也就不足為怪了。

可陳勝依舊沒有預料到,韃子會來得這麼快。

多鐸攻下驛亭的第一件事,那就是急令博洛率騎兵奔襲吳莊。

杭州城之敗,讓多鐸一直無法釋懷。

想想也是,堂堂豫親王率六萬大軍進攻杭州城,到最後被吳爭一個小年輕打了個完敗,雖說這敗有很多原因造成的,可敗就是敗,沒有任何可解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