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二憨等人緊急商議之後,決定撤退,撤入平崗山。
於是,清軍輕鬆地占領了老槐村,多鐸大喜,下令繼續追擊。
至平崗山寨甬道前,多鐸警惕了。
他下令全軍停止前進,就地紮營。
經過一夜的思索,多鐸故伎重施,又一次押著大明百姓充當肉盾,然後清軍緊隨。
可這次,多鐸失算了,清軍在走到甬道外三、四裏地時,就被明軍火炮轟昏了頭。
這四門紅衣大炮,就是當初吳爭蕩平平崗山土匪的繳獲品,一直架設在甬道兩側的峭壁上,後來經過錢翹恭等人的炮位改造,已經可以幾乎無死角地對甬道外五裏地內的目標進行射擊。
可惜命中不高,否則,恐怕多鐸、博洛都可能因過度靠近而被一炮送上西天。
丟下數十條屍體,清軍狼狽而退。
多鐸憤怒下令,射殺跟隨清軍回逃的大明百姓。
一時間,數百民眾無辜地飲血在山外,看得明軍將士無不咬牙切齒。
象錢肅樂為首的剛正之士,更是紛紛向朱媺娖諫言出兵,拯救無辜百姓。
可現在,軍權掌握在陳勝、池二憨等人手中,哪怕做為監國都無力強逼他們這麼去做。
其實象張煌言等人同樣也清楚多鐸的用意,無非是激怒明軍,從而出山決戰,但很多時候,人心,總是肉長的。
哪怕象池二憨這等混人。
所以,明軍由此嚐到了入山以來的首敗,五千出山的軍隊,被清軍圍剿,因此折損了一千多士兵,如果不是屏障四門火炮的威力,損失會大更多。
嚐到失敗的苦澀之後,陳勝等人立下了一道鐵律,沒有三人共同點頭,明軍不得出山迎敵,違者,斬!
多鐸終究不敢再涉足入山,由此,雙方進入了短暫的僵持階段。
而山寨中的物資相當齊全,雖說人數出乎意料地多了,但支撐三、五月,還是不在話下的。
……。
杭州城中。
莫執念在吳爭出征之後,就開始發動了一場“糧食大戰”。
作戰的主要對象,就是城中囤積糧食的富戶,從某一方麵來說,莫執念應該是與他們一體的。
但莫執念所圖更大,這就是與他們的根本區別。
莫執念非常清楚,這個世界,商人做得再大,不依靠官府,做個官商,永遠趟不到最後。
莫家的世代傳承,受沈萬三的影響頗大,無時無刻不在想重顯當年的輝煌。
而投資於微末,無疑是投資最高境界。
因此,莫執念選中了吳爭。
特別是吳爭在出征之前,與他的一席對話,更是給莫執念指出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
莫執念因而更加堅信,這個少年人的前途不可限量。
“糧食大戰”啟動初期,莫家門庭若市,無數城中的富商巨賈上門向莫執念討要個說法,可謂威逼利誘,無所不用其極。
可莫執念撐住了,擋住了,由此,莫家成為了杭州府富商中的一個異類,被有意識地排隊在了城中巨戶之外,被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