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傳得沸沸揚揚,如果吳爭此次北伐沒有成功,莫家將成為吳爭失敗的祭品。
可莫執念絲毫沒有動容,堅定地按照吳爭當時的口述,一步步地將計劃執行下去。
其實當時吳爭所說的“糧食戰”,真的不是個陰謀,而是個陽謀。
賭得不是戰爭的成敗,而是人心。
人心,反複、多疑,非常複雜。
任何時候都可能出現轉折,不是誰能真正掌控的。
莫執念也遇到了難題,城中富戶被莫執念拒絕,在官倉廉價拋糧之初,不但不隨之降價,甚至還集中搶購官倉廉價糧。
雖然這在預料之中,但莫執念所隨的壓力可想而知。
要知道,這可是吳爭北伐的軍糧啊。
直到吳爭兵不血刃光複鬆江府,官府的糧倉已經告罄,可鬆江府雖然不象吳勝兆述苦那般缺糧,但也一樣無法向杭州城運糧。
當時莫執念騎虎難下,召集幾個兒子召開家族會議。
莫執念是這麼說的,“這就是一場豪賭,贏了賺個盆滿缽滿,輸了就輸個精光。將來你們是要繼承莫家家業的,該怎麼選,我今日想聽聽你們的意思,你們可以暢所欲言。”
讓莫執念心灰意冷地是,他的三個兒子竟不約而同的選擇放棄這個計劃。
他的長子,也就是吳爭之前見過那個驚豔佳人莫亦清的父親,這裏說道:“父親曾經教導孩兒兄弟,為商者,切忌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莫家雖然富有,但將整個莫家置入吳爭這一隻尚且還不夠大、不夠堅固的籃子,豈非與父親當年所言有悖?還望父親三思!”
他的話引得眾兄弟紛紛附和。
莫執念臉色不變,可心裏卻涼到了底。
他突然發現,自己想錯了一些事,自己畢竟年歲大了,能追隨吳爭最多也就十幾年,可莫家的傳承如何下去,如果沒有一個能契合自己心意的人接手,那麼自己做的一切,恐怕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莫執念經過與吳爭的幾次徹談,非常了解吳爭的心性,這個少年絕不是以年齡可以猜度的,他的多疑、善變,還有有恩報恩、有仇報仇的果斷,幾乎可以用睚眥必報來形容。
如今自己盡心盡力地輔佐,可有朝一日,自己撒手歸天,一旦繼承者反其道而行之,那麼所有一切就會如鏡花水月,不但不能為莫家帶來尊榮,反而惹來殺身之禍。
在這一刻,莫執念動搖了,他思索起來,是不是真應該如長子所說,把雞蛋分放在多個籃子裏。
可也在這時,一個清音傳來,“祖父說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的用意,無非是分化風險。可祖父也說過,商場如戰場,既然是戰場,並可知戰局瞬息萬變,相同的方法遇見不同的局勢,自然應該轉換應對方法。”
莫執念眼睛驟然一亮。
他長子蹩眉喝斥道:“清兒,這不是你一個女兒家該插嘴的事,莫道你祖父平日對你縱容,你便可肆無忌憚,在你爹麵前放肆!”
莫執念抬手製止道:“按禮,清兒確實沒有插嘴的權力,但今日是老夫讓她躲在屏後的,她就有資格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