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著好日子不過,偏要打打殺殺,這是什麼道理?
吳爭看出來了,從朱存釜的表情,吳爭猜測到了朝廷的打算。
這讓心裏有些涼意,比聽聞朝廷無意出兵增援淮安,更涼!
“其實本王無意難為秦王,隻是想讓秦王幫忙,拖延建陽衛、左營南撤……以六日為限,如何?”
朱存釜想了想道:“此事體大……本王確實愛莫能助,怕幫不上吳王。”
吳爭搖頭道:“秦王先不忙著拒絕……僅僅六日,數萬大軍班師,拖延六天時間,怎麼也能掩蓋過去。”
“吳王應該清楚,這是欺君哪!”
吳爭不經意地道:“秦王方才所說之事,本王自然是讚同的,六日之後,本王親書奏折,急遞京城……另外,本王可以送秦王一樁功勞。”
“還請吳王明言,何來的功勞?”
“敵人未被打痛,自然是不會有大的讓步,有道是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也休想得到……所以,此戰之後,敵人再度回到談判桌上時,必會有所讓步,那麼,就算鳳陽府沒把握,和州、滁州應該沒有問題……秦王,光複二州之功,朝廷兩三年間還未有人獲如此功勞吧?”
這話令朱存釜精神為之一振,他動心了,如果能得到吳爭支持,掌控右營軍權是第一步,那麼用唇舌為朝廷得到和、滁二州,顯然能讓自己的威望更上一層,這就是軟硬實力交融啊。
朱存釜確實動心了,這對於自己日後問鼎九五,是最紮實的根基。
但朱存釜依舊追問道:“吳王真有把握六日之內,奠定勝局?”
“當然!”吳爭毫不猶豫地點頭道,“多爾袞臨死前,將主力撤往兗州,徐州以北僅沛縣有數千敵軍,本王欲在兩天後,以三千精兵閃擊沛縣,用大勝來震懾清廷,逼迫敵人讓步。”
這讓邊上馬士英等人肚中腹誹,騙鬼呢?六日內奠定勝局?真當兗州數萬敵軍是死豬,不會動?況且,誰能保證阿濟格不會異動,誰能保證鹽城方向沈致遠不會西進?
可朱存釜還真吃這套,沒辦法,朱存釜沒什麼本事,吳爭就算現在說能一個月內收複順天府,隻要吳爭說得斬釘截鐵,怕朱存釜也信。
朱存釜目光一閃,想了想道:“既然吳王已有成竹在胸,那……本王不反對,隻是還有二位副使在側……甚是難辦。”
吳爭微笑起來,“無妨,秦王對二位副使隻管實言相告,如果他們有任何異議和不滿,盡可來找本王,由本王來說服。”
朱存釜這下放心了,他的胖臉堆起了笑,如同一堆揉爛的麵團,“君子一言……。”
吳爭微笑道:“快馬一鞭!”
朱存釜心滿意足地走了。
他前腳一走,馬士英忍不住了,“王爺,此事欠妥啊……秦王早有嫌疑與清廷有勾結,如今王爺將進攻沛縣的時間、兵力盡數相告,就不怕他暗通……這樣,趁還來得及,士英立即去安排人手看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