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第十九章 深藏功與名(2 / 3)

“崇山之戰起始於蠻族在東邊的大海嘯災害,當時數十萬蠻族扣關,北線聯軍決定出山陽,挺進崇山前線布防,治安衙門奉命配合,負責防範追捕對方斥候細作。”

“許笑傑不願戰火燒到北國境內,北線聯軍入崇山作戰的計劃開始前是通知了我和大兄的。”白宗秋道:“曹大頭的治安衙門組織了五百斥候軍配合大軍作戰,那一仗打的慘烈,斥候軍傷亡極大,卻不想你也在其中。”

“我和阿漢都去了。”張瀟道:“金三兒指名道姓讓阿漢去,他當時雖然隻有十二歲,身材卻比所有成年人來的高大。”

白宗秋歎了口氣,道:“老三這件事做的有些欠妥。”

“沒事,早就習慣了。”張瀟道:“當時那金三兒吃準了我放不下阿漢,故意把他安排到最前線擔任巡風組斥候。”

“這廝好毒辣的心腸!”白宗秋麵色一寒,輕哼了一聲。

斥候軍分為三組,分別是巡風組,狙殺組和通風組。其中最危險的莫過於負責深入敵後巡視偵查的巡風組。通常都會選擇經驗豐富,已有子息後代的老卒擔任。金三兒這麼安排顯然是很不地道。

張瀟點點頭,道:“我主動申請加入,帶著阿漢深入到了崇山以東千裏區域。”

“在那裏我們看到了被大海嘯衝刷過後的古烈城,到處是大蠻妖王的祭壇和王旗,蠻族損失慘重,餓殍千裏易子而食,崇山戰線的蠻族大軍其實是蠻王有意趕過去的亂民,其中裹挾了少數真正的蠻軍精銳在其中負責組織,而真正的蠻軍主力卻在試圖翻越黑龍山包抄崇山守軍的後路。”

“那豈不是要經過桑國的防區?”白宗秋詫異問道。

“不錯,惟其如此才更出乎意料。”張瀟道:“當時桑國守軍和黑龍城不知為何都沒有被驚動,我帶著阿漢覺察到蠻族大軍主力將要對北線聯軍形成合圍之勢時,對方已經通過了黑龍峽進入到崇山界。”

“你們把消息及時帶回去了?”

“我們發現敵軍的時候,對方的斥候也發現了我們,我帶著阿漢殺出一條血路趕往崇山城報信,蠻族派出飛鷹傳訊,命令崇山前線裏的精銳斥候阻止我們報信。”

張瀟道:“我帶著阿漢連闖十六道陷阱,終於殺進崇山城,而當時許笑傑剛好摸清楚崇山防線敵軍的底細,正準備親率大軍出征剿滅那些烏合之眾。”

“果真如此,我北線聯軍必中蠻王奸計,若是在毫無準備情況下與真正的蠻軍主力打一場野戰,恐怕北線十萬聯軍將全軍覆沒。”白宗秋動容說道:“原來賢侄當年曾在崇山之戰中立下這等大功。”

張瀟道:“我和阿漢見到許大將軍,把蠻王親率精銳大軍消息稟報給他,當時固然受到一番褒獎,卻也不至於因此讓許笑傑折節下交,隻是後來戰局發展越發不利,蠻族大軍未能在野外誘敵深入一戰成功,但很快就兵臨城下。”

白宗秋道:“我聽說那一仗打的尤其慘烈,崇山城隻是前哨小鎮的規模,城防脆弱不堪,糧草儲備十分有限,許笑傑帶著十萬北線聯軍與對方惡戰三個月......”

“其實隻有兩萬守軍,其他都是臨時征召的民夫和邊城牢城營裏的凡人,率軍守城的人也不是許大哥。”張瀟眼中閃過一抹悲色,道:“許大哥在對方兵臨城下當天就率領八萬精銳,反向出擊繞過崇山殺奔蠻王城了。”

“啊!”白宗秋大吃一驚,下意識的質疑道:“區區兩萬人如何守得住?”

“的確守的很辛苦,但還不至於守不住。”張瀟道:“當時許大哥以修行走火為由抱病在府中,由我負責傳令安排守城事宜,造床弩,煉火油,做了諸般準備,先用三千先生教我的飛星火雨之法燒了對方攻城輜重和糧草,再以火鼠陣破了對方的牤牛陣,總算幸不辱命,在最後時刻等來了許大哥勝利的消息。”

“我記得當時的塘報上說,蠻軍糧荒難以為繼,撤軍途中被許笑傑親率六萬七千人馬設伏於崇山中,將猝不及防的蠻軍殺的大敗而逃。”

張瀟點頭道:“蠻王城被許大哥親率大軍突襲,許大哥故意不攻下來,隻是竭力施壓讓城中蠻族王公大臣們以為城破就在眼前,向崇山發出書信求援,那蠻王收到飛鷹傳書後果然中計,回師途中被許大哥打了個埋伏。”

“此計甚妙,但言之容易行之難,兩萬守軍如果不能守住崇山城,蠻王不陷入腹背受敵境地,便不可能有後續的勝利。”白宗秋已了然其中關鍵,道:“許笑傑既然率軍深入敵後了,那城中代他發布號令的人便是你了?”頓了一下,忽然自語道:“三千先生真神人也!”

在他想來,當年的張瀟也不過是十六歲的少年,縱天姿聰慧膽略過人,然見識和能力畢竟有限。所以能夠完成這番布置,並擁有如此強大的執行力,必定離不開三千先生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