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想也明白,最終的贏家,是既沒有參加a組,也沒有參加b組的杜若。並且,a組的孩子王死了,b組的孩子王被關到了少管所。原本欺負他的兩個頭子都不在了,他一下子輕鬆很多。甚至,他可以取而代之,成為新的孩子王!
奧德米爾繼續說道:“其實,經過我自己調查,發現了一些事情。”
“什麼?”
“a組這麼憎恨b組,是因為他們打掃的那些工具被破壞了。掃把啊,簸箕啊,拖把啊,這些東西都被動了手腳。平時放著看不出來,但是一到用的時候,就這裏開裂、那裏損壞的。不能使用倒也算了,有時候洗廁所洗到一半,拖把斷了,你讓這些孩子怎麼辦?不打掃,會被大人罵,要是繼續打掃,他們就隻能彎腰用手抓著斷了了拖把頭,半跪在地上拖地。即使把拖把斷裂的事情彙報上去,大人們也隻會認為是他們不想幹活,故意損壞的拖把。不僅還要繼續幹,而且還是要被責罰。所以a組的人認為這些事情都是b組的人幹的,目的就是為了惡心他們。於是乎,a組的人就將這些原本應該扔掉的拖把柄、掃帚柄什麼的收集起來,製成了打鬥時的器械。”
“而b組的人呢,由於他們更多的是負責接待和擦拭的工作。所以他們不接觸像是掃廁所這種髒活。並且,他們的衣服,也是扔給a組的人負責清洗的。但是每次他們將衣服拿回時,不是這裏破了一個洞,就是哪裏的皮筋掉了。如果他們把衣服弄破的事情告訴大人,他們也無法證明是a組的人洗衣服時候弄破的,還是他們平時穿破的。無論如何,給他們補衣服、買衣服,他們都要挨罵。所以呢,b組的人也就順理成章地認為,這是a組的人在惡心他們,故意整他們。畢竟除了他們自己,隻有a組的人才會碰他們的衣服。就這事情去找大人理論麼,實在是沒法說,而且說了也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畢竟如果a組的人耍賴,那他們也沒有證據。但是如果不把這個事情處理好,他們的衣服一直有破洞,褲子一直是鬆鬆垮垮的,連腰都係不上。”
“我想,你也猜到從中搗鬼的是誰了吧?”奧德米爾會意地一笑。
“嗯,我知道。”對於杜若的陰險伎倆,寇天明也不是第一次吃虧了。
“自從他成為整個孤兒院‘最聰明’的孩子以後,那唯一一個進入到杜家工作的名額,也被他拿下了,算是他把敲門磚給拿到手了。”
“原來這一切都是有目的的。”
“之後在杜家企業的內鬥,你也知道個大概了。雖然他用同樣的手法挑撥了兩個部門的人對立,但是這也隻是正常的商業鬥爭,反而沒有在孤兒院的時候那麼血腥了。而且這些時候他事後都抹得很幹淨,除了以訛傳訛的傳言之外,我幾乎找不到任何實質性的證據。但是我想說的是,他在建造水族館這件事上,並沒有處理得非常幹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