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向北進行賽道數據分析的時候,維修組那邊也沒有閑著,隻不過相比較起來,情景就不是很樂觀。
原因在於過硬的懸架,是帶來了更好的過彎側傾姿態,但麵對衝擊的緩衝能力明顯不足,賽車襯套跟擺臂都出現了變形跟位移。
要知道懸架的變形跟位移,將直接影響操控的精準度,特別是高級別賽事裏麵,稍微一點操作失誤都將決定這個彎道,你是極限過去還是翻車。
“埃文斯,這種調校方案正賽裏麵能堅持嗎?”
老酒鬼朝著埃文斯問了一句,這位勒芒級別的首席技師,稱得上世界最頂尖的維修技術人員,掌控對於賽車調校的最終決策權,就連老酒鬼這位比賽工程師,都要征求他的意見。
“變形幅度不是很大,而且雪地跟泥地的緩衝,比砂石以及瀝青路麵更好。隻要北他能有適應細微操控區別的信心,我認為應該追求速度的調校方案。”
埃文斯之前在調校方案選擇上,他並沒有發表自己的意見。
原因就在於他對於林向北掌控實力,心裏麵沒有一個底。
畢竟他跟伊藤源治都是最後加入車隊,跟林向北接觸的時間較短,更加沒有經曆過什麼職業賽事。
之前因為對於中國車手的偏見,埃文斯其實並不是很信任林向北的實力。隻不過隨著ROC國家杯的舉辦,讓他改變了以往很多的觀點認知。
所以埃文斯不想提前給林向北做出一個定義,而是根據對方的實力跟操控表現看做決定。
勘路第一的成績,證明了林向北的操控跟實力,在有把握的基礎上,任何賽車運動最終的追求就是速度,隻有更快的車速,才能喚醒內心裏麵的速度與激情!
“那好,就確定目前的調校方案。”
老酒鬼最終點頭表示讚同,可能賽前誰都沒有想到,林向北的第一次正式職業大賽,各方麵就會如此的極端!
維修區一夜過去,很快第二分段的勘路也緊接著開始,有了第一天的經驗,可以說無論是賽道適應,還是心理狀態,林向北跟李文峰兩個人都有一個很大提升。
隻是其他車隊,這個時候心態就開始有些變化,本以為屬於湊數的中國車手,結果勘路直接跑出了第一的成績,成為了賽道上強勁的對手。
他們並不清楚這是林向北的正常發揮,還是為了“虛榮”而跑出來的極限速度。
所以這個時候有一個問題擺在了知名車手麵前,第二次勘路到底是拿出真本事,還是按照往常的節奏繼續下去。
不過現在還有一個問題擺在麵前,就是自己全力以赴了,爭取到這個虛名。但真正有威脅的強敵們,他們是否會繼續跟進,畢竟在骨子裏麵,現在亞太拉力賽排名前幾的種子車手,依然沒有把林向北給當作真正的對手。
其實這種勘路局勢,在WRC裏麵也很常見,勒布、奧吉爾、希沃寧這樣世界最頂尖拉力車手,他們試車勘路的用時,基本上都是維持在1秒左右。
很明顯大多數情況下都維持住這種差距,是一件不太科學的事情,所以可以得出這是頂尖車手之間保持的默契。
大家都盡量保存實力,不會在賽前就過於消耗自己的體力,同時在試車成績上麵,維係著一種相對體麵,不至於讓對手太過於難堪。
畢竟要是甩開十幾秒半分鍾的話,那單從數據上看起來就跟不是一個檔次對手似的,哪怕你勒布已經統治了賽道,其他車手也不會這麼甘心“受辱”。
賽道種子車手之間有這種平衡,林向北卻沒有!
他是一個純粹的新人,而且還是屬於那種完全不被看好的中國車手,能跑最快是賺,就是拉垮了也不虧。
畢竟沒有人會在賽前,認為林向北有什麼奪冠的希望,這某種意義上也是一種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所以在第二分段勘路,林向北跟李文峰兩個人依然拿出了“以賽代練”的狀態,隨心所欲的開著快車。
隻不過這一次,領先幅度沒有之前那麼誇張,畢竟無論是準WRC車手米克,還是衛冕冠軍克洛克,甚至是日本幾位本土頂級拉力車手,他們其實在硬實力上都不算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