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164 真正的實力(1 / 3)

互相對視了幾秒後,林向北終於有些別扭的開口說道:“有事嗎?”

如果不是考慮到對方聽懂東北話的概率不大,林向北估計得回上一句:“你瞅啥?”

“認識一下,我叫勝田範彥。”

聽到對方名字的時候,林向北這才反應過來,原來這名日本車手就是全日本拉力冠軍,並且有著“瀝青之王”頭銜的勝田範彥。

林向北之前並不認識勝田範彥,甚至上輩子對於這名日本拉力冠軍,也沒有什麼印象。純粹是參加了亞太拉力賽事之後,閱覽了參賽車手資料,才知道有這麼一號人物。

隻是資料上麵的證件照片,說實話很多時候跟本人是有點差距的,最主要林向北也就是隨便瞄了兩眼,對勝田範彥到底長什麼樣,確實沒有很深的記憶。

“我叫林向北。”

雖然林向北感覺對方有點來者不善的意思,不過他想不出自己跟這個勝田範彥有過什麼過節,所以還是很正常的回應道。

“我知道,很早就關注你了。”

“是嗎?”

林向北感覺有些意外,自己好像除了ROC國家杯有些名氣外,再之前應該屬於純粹的無名小卒,這個很早到底是指多早呢?

“港島拉力賽上,你贏了我師弟麻生太郎。”

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林向北瞬間就全懂了,原來這個勝田範彥是日本新星麻生太郎的師兄,難怪會說很早就關注自己。

日本的賽車環境,其實就跟它的國家性質一樣,始終想要脫~亞~入歐,卻沒有辦法擺脫傳統東方文化的影響。

歐洲賽車有著完整的梯隊培訓,從小時候的卡丁車開始,到雷諾、福特或者寶馬等等方程式,再到各種賽車學校。

比如雷諾運動學院,法拉利賽車學院、奔馳AMG駕駛學院等等。讓那些在初級賽車裏麵脫穎而出的天賦少年,能得到更加職業化的培訓教育,最終經過層層選拔成為頂尖車手裏麵的一員。

這種梯隊培養模式,在方程式車手裏麵是最為明顯的,基本上所有的F1車手,都是一步步選拔出來的,很少有什麼半路出家的人物。

西方這種車手梯隊培養模式,已經完全的職業化,就跟公司裏麵培養儲備幹部的思維差不多,簽合同在裏麵跑幾年,有能力的升級,沒有能力的解約該幹嘛就幹嘛去。

隨著上世紀七十年代日本經濟的騰飛,汽車工業什麼的也是成為了世界巨頭級別,自然在賽車運動上麵也不能落後。

於是也學著西方車手培訓模式,開辦了各種車手學員,比如說著名的豐田方程式學院、本田鈴木賽車學校這類。

其中本田鈴木賽車學校,更是發掘出日本在二十一世紀前十年最強的F1車手佐藤琢磨,並且這家夥後來還拿到了印地500世界冠軍,成為了第一位在世界級方程式賽事上拿到總冠軍頭銜的亞洲車手。

不過日本賽車學院跟西方的完全職業化不同,他們還喜歡夾雜著東方的傳統師徒關係。一些特別有潛力或者看好的學員,擔當導師的知名車手,會把他們收為自己的弟子,而不單單隻是純粹的職業關係。

眼前這個勝田範彥,估計也是日本拉力天王曾岡浩的弟子,這就跟日本F1賽車界的老前輩鈴木亞久裏一樣,後麵很多日本方程式車手,都把他給稱之為自己老師,甚至還加入過他組建的職業車隊。

“挺巧的。”

林向北看著勝田範彥,臉上帶著一種玩味的微笑,他隱約已經猜測到對方找自己的意圖。

“你這個參賽名額,原本是屬於太郎的。”

“準確來說,是我贏得。”

林向北很爭鋒相對的回了一句,參賽名額從來沒有屬於誰的說法,如果一定要說屬於誰,那麼它隻屬於贏家!

“我知道,今天就是要告訴你,我會替師弟贏回來。”

勝田範彥冷冷的看著林向北,他其實早就想要找這個中國小子為麻生太郎找回場子,隻是一直都沒有一個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