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家龍歎氣:“我沒有3+3的連跳,隻會3+2,這次去就是湊數的。”
馬曉斌對自己的狀況也不樂觀:“我還一直完不成3lz呢,勾手跳那個外刃太難了,我壓一次崴一次腳。”
張玨犯嘀咕:“我怎麼覺得後內點冰跳的內刃更難壓呢?3f那個內刃我壓得腳疼。”
柳葉明直接丟給他一個梨子:“得了吧,我們這裏就你選上去的希望最大,你好好比,現在國內能和那些頂級青年組選手媲美的也就你了。”
雖然柳葉明是之前的省隊青年組一哥,張玨沒冒頭那會兒,他是國內僅次於樊照瑛的青年組男單,在樊照瑛重傷後,他還代表中國參加了今年4月舉辦的世青賽。
但柳葉明比崩了。
一般來說是短節目的前24位可以進入自由滑,柳葉明隻比了短節目,也就是一輪遊,可見當時輸得有多慘。
據說當世青賽結束,冠亞季軍登台領獎時,柳葉明的眼圈都是紅的,他帶著那麼多人的期待出征世青賽,最終不僅沒能為自己的國家帶回榮譽,甚至連自由滑都沒進去。
柳葉明的紙麵實力其實不錯,五種三周跳齊全,還有3s+3t、3t+3t兩種3+3連跳,但他也有很致命的弱點。
小夥子不擅長向前起跳的a跳,2a的穩定性非常差,而且滑行平平,表現力同樣平平,表演分上不去。
然而就算這樣,柳葉明也是那段時間內國內最好的小男單了,有些資深的冰迷看到他的臉都能叫出來名字,到了國家隊的冰場時,孫千總教練也點了他的名,說是看了他在訓練時跳的3lz,夠高夠遠,十分美觀。
總教頭和藹的鼓勵著年輕人:“隻要穩定性再好些,你就更棒了。”
說起穩定性,h省省隊的人全不自覺的看向張玨,這位真正的h省省隊頭號種子男單。
h省的隊伍在出發來國家隊前,已經先進行了一次比試,然而無論比多少次,當別人因為緊張發揮失常,摔得七葷八素的時候,張玨永遠穩如老苟。
這種臨危不懼的大心髒,在花滑這種極看發揮的項目,比身體天賦還要重要那麼一點點。
孫千看向那邊,由於視角穩定,他沒有看到全隊最矮的張玨,而是第一眼看到了站在張玨邊上的沈流。
總教頭麵上的笑意更深了:“小沈也來了,不錯,就算退役了也沒胖。”
趁著大人們說話,柳葉明這時則拉著張玨,給他介紹其他省隊的運動員。
目前國內的冰雪項目由東三省這些高緯地區的運動員占據半壁江山,南邊隻有比較富裕的一線城市才會建冰場,培養的花滑人才也有限。
“不過陳竹現在執教魔都隊,雖然是主要培養女單,但男單裏也有一個掌握了四種三周跳的,叫石莫生,15歲,會延遲轉體的技術,你看,就是那個臉上有點小雀斑的。”
陳竹就是中國第一個在世錦賽奪冠的花滑運動員,她的成績在國內,直到今天都沒有後來者打破。
“那個穿黃色褲子的是l省的金子瑄,16歲,今年5月去俄羅斯外訓了,他a跳很厲害,有人說他在練3a,而且他的滑行也很厲害。”
張玨默默摸出一包芋頭幹,塞了一根在嘴裏,表情嚴肅的嚼了嚼。
“嗯,聽起來都好厲害的樣子。”
金子瑄他知道啊,在他的記憶裏,這位就是沈流之後的國內男單新一哥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