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原來是這樣啊(1)(2 / 3)

鼓勵和肯定是積極的心理暗示,別人的期望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被期待者的未來。如果始終給人傳遞一種積極暗示,什麼事都會出現轉機,落後的人可能變得更加出色。人都需要被鼓勵和肯定,尤其是家長和老師在培養和教育孩子的時候,要學會欣賞孩子,要善於發現他們的優點和長處。用欣賞的眼光看待他們,充分調動孩子的自信心和積極性,發掘他們的潛能,對孩子的錯誤和缺點也要點到為止,不能抓著不放。如果你總是批評孩子的缺點,在無形中就會放大這個缺點,孩子就會失去信心,越發會犯錯,也就會出現“烏鴉嘴效應”。就是說如果你給他傳遞一種消極的不良暗示,事情往往會真的變得很糟糕,因為不良暗示中包含有對人的貶低、輕視,容易打擊別人的信心,它會讓人產生自卑心理,乃至一事無成。

楠楠最近很煩她的一個朋友,因為這個朋友是個“烏鴉嘴”,說她什麼,什麼就會靈驗。有一天,楠楠早晨剛起來,朋友就說,你今天肯定上班遲到了,果然,楠楠緊趕慢趕還是遲到了。還有一天,楠楠回來對朋友說,自己今天接了個大項目,發了獎金請她吃飯,結果朋友卻說她那麼懶散,這項目不一定能做成。楠楠心裏沒不服,她想:懶散和項目有什麼關係?結果,這個項目跟了一半就被別的公司挖走了。回來後,楠楠很生氣,說朋友是烏鴉嘴。更可氣的是,這位朋友日日說她懶散,再這樣下去,連男朋友都受不了她。沒多久,楠楠的男朋友真的和她分手了。楠楠氣得找她朋友說:“以後你閉上你的嘴,你說好的不靈,壞的靈。”楠楠的朋友說:“我說你是在提醒你,讓你別再那麼懶散,誰知道你不改正,反而更懶散了。”其實,這位朋友不是什麼烏鴉嘴,而是她很了解楠楠,知道她的缺點,所以總是想提醒楠楠。楠楠整天被別人指著缺點說,她自己都沒了信心,不論是生活還是工作都變得更懶散。慢慢地,男朋友也無法忍受整天懶散的她了。朋友的烏鴉嘴能夠靈驗就是羅森塔爾效應。

消極的期望會產生消極的行為和效果。別人說的消極的東西,必定會影響自己。心理學中有這樣一個實驗,心理學家對一個死刑犯說:“我們執行死刑的方式是使你放血而死,這些血會捐給需要的人,這是你死前對人類做的一點有益的事情。”這位犯人表示願意這樣做。犯人躺在在手術室裏中的一張小床上,小床被簾子隔開,一隻手伸到簾子外,他見不到簾子的另一側發生什麼,隻是聽到護士與醫生在忙碌著,護士問醫生:“放血瓶準備5個夠嗎?”醫生回答:“不夠,這個人塊頭大,要準備7個。”護士在他的手臂上紮了一下,算是開始放血,並在他手臂上方用一根細管子放熱水,水順著手臂一滴一滴地滴進瓶子裏。犯人隻覺得自己的血在一滴一滴地流出。滴了3瓶,他已經休克,滴了沒到5瓶他已經死亡,死亡的症狀與因放血而死一樣。但實際上他一滴血也沒有流。

我們每個人從小就遭遇過許多負麵的暗示,別人越是打擊你,你越是會失去信心。就像這個實驗裏的犯人一樣,他接受了正在死亡的心理暗示,並相信這是真的,內心放棄了生命。可見,隻要充滿自信地期待,隻要真的相信事情會順利進行,事情一定會順利進行,相反,如果你相信事情不斷地受到阻力,這些阻力就會產生。有些人說話不講究方式,對孩子、朋友、親戚、同事說話時總是抓住別人的缺點,批評別人,目的是希望對方改正缺點,但是這種做法會傷害別人的自尊,結果適得其反。

無論什麼時候,別人的讚許、期待、認可都是我們走下去的勇氣,使人爆發出內心的潛能,用潛能的力量告別煩惱。當別人給予充分信賴和期待的時候,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能完成任務,任何困難都會得到解決,走向成功。相信好的事情一定會發生,就讓我們內心充滿希望,有了希望就有了動力,就有了實現期望的可能,人也就會更努力,一切都會變得更美好。

你越說,我越不想聽啊——超限效應

《大話西遊》裏麵有個唐僧,整天絮絮叨叨,磨磨嘰嘰不停告訴悟空應該怎樣怎樣,悟空時常被他折磨得生不如死,而師父說的話,悟空從來不聽,時常有想殺死他的衝動。相信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會對此印象深刻,設想你身邊有這樣一個人,你也一定很難忍得下去,更別說聽他的話了。“話說三遍淡如水”,沒完沒了說教,往往讓對方產生聽覺疲勞,甚至讓人極度反感,會對你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態度和言行,這就是一種逆反心態。

正所謂過猶不及,對一個人反複刺激過多、程度過深、持續時間過長,會引發對方產生一種逆反心理的現象,心理學稱之為“超限效應”。超限效應往往發生在對孩子的教育中,例如:孩子貪玩不愛學習,家長會一次又一次教育孩子,要求其把心思放在學習上。並且交代老師,要求對其嚴格管教,老師也總是批評他。開始孩子內心會受到些刺激,但是總是聽到這些管教之詞,不僅起不到說教的作用,反而會造成孩子的反感,甚至會產生逆反和對抗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