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原來是這樣啊(2)(3 / 3)

凡事皆有度,過猶不及。物質獎勵是蒼白無力的,無法起到激勵作用。當學生尚沒有形成自發內在學習動機時,教師從外界給予激勵刺激,以推動學生的學習活動,這種獎勵是必要和有效的。但是,總是采用物質刺激,一味獎勵會使學生把獎勵看成學習的目的,導致學習目標的轉移,而隻專注獎勵,還有可能適得其反。可見,在引導孩子的過程當中,老師和家長應引導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增進孩子對學習的情感和興趣,增加孩子對學習本身的動力,幫助孩子收獲學習的樂趣,引導他們自主的良好行為,引導他們朝自我成長方向發展。我們要避免總是用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來教育孩子,這樣做會使孩子迷失方向,感受不到在實現理想過程中的成功體驗。我們要培養的是孩子努力的責任感和學習的目標,這樣,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才會產生樂趣,不會計較父母是否給予表揚或者物質獎勵。

“德西效應”在生活、學習、工作中都會出現,就像有些公司經常采取一些物質獎勵來刺激員工好好工作,可一些有能力的員工還是會被別的公司挖走。如果一個人本身對工作不滿意,即使再多外在物質刺激也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如果長期采用獎勵機製,一旦獎勵機製減少或是取消了,反而讓員工失去了對工作原有的興趣。雖然“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但由物質上所激發的興趣,一定是短暫的,作用是有限的。如果隻指望靠外在物質刺激來激發別人對學習、工作的興趣,那就永遠也培養不出對學習和工作真正的熱愛。發現別人身上的“閃光點”培養其興趣,才能真正達到鼓勵別人的作用。

我就是隻有長處——木桶效應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短板和長處,人們都在發揮自己的長處,避開自己的短處。長處起到決定成敗的關鍵作用,專注於特長,成功便可以隨之而至,而短處隻要避開就好。人是一定有缺點的,如果說有人沒有缺點、十全十美,那麼那個人最大的缺點就是沒有缺點。對於某部分人來說,發現自身的缺點比登天還難,或是他覺得自己身上都是小問題,不影響大局。其實,短處不僅要避開,更要彌補,不然連長處都難以發揮。短處部分是一件事個人成功與否的關鍵部分。正因為意識到了短處對成功的巨大影響,所以我們一定要把短處增長,隻有這樣才能成功。

在古希臘神話中,有一位名為阿喀琉斯的戰神。他是希臘神話中的頭號英雄,其母親是海神的女兒忒提斯。為了使他成為戰神,刀槍不入,自他出生後,母親便把他的身體白天用神酒搽,夜裏在神火中煆燒,並且抓著他的雙腳把他浸泡在冥界的斯得克斯河中。

但是因為在河水中浸泡時他的腳跟被母親握著,沒有被冥界河水浸泡,所以留下全身唯一致命的弱點,待阿喀琉斯長大後,在特洛伊戰爭中屢建功勳,所向無敵。但後來特洛伊王子帕裏斯聽說了阿喀琉斯成長的經曆,便知道了他這個弱點,在一次戰爭中從遠處向他的腳跟處發射暗箭。帕裏斯是位神射手,很多希臘英雄如克勒俄多洛斯等都死於他的箭下,而這一箭正好射中阿喀琉斯的腳跟,於是這位大英雄瞬間斃命。

卡耐基曾說:“人性的弱點並不可怕,關鍵要有正確的認識,認真對待,盡量尋找彌補、克服的辦法,使自我趨於完善。”欠缺並不可怕,怕的是自己沒有認識到,而一味地不懂裝懂。對於自己的長處和短處要有自己的認識,如果不能夠正確認識自己的長處,發現自己的短處,就不能提升自己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處。那麼你所有的努力最終隻能是徒勞而無功的,更可怕的是,你還會浪費許多寶貴的時間。

小龍是一個熱愛籃球的小夥子,球打得不錯,成為球隊的核心。世界上沒有全能的人,更沒有全能的球員,這個小夥子的投籃很差。在一次考核中,十個球隻進了三個,他並沒有在意這個短板,因為投籃本身就不是他的強項,他擅長快攻和上籃。對於投籃也從沒有加強訓練過。他們的球隊在比賽中屢屢獲勝,於是代表他們市參加了全省籃球比賽。起初兩場成績還不錯,可球隊眾多,高手雲集。這一場比賽中,他們球隊輸得很慘,對方防守隊員都高大威猛。在打球的過程中,小龍擅長的快攻和上籃也因對方的身高優勢不能有全中的成績,他快攻打不成,也很難突到籃下,隻好在外圍投籃,投了好幾個球,可隻進了一個,有些球連籃板都沒沾上。頻繁的快攻和上籃對體能的消耗很大,沒多久小龍就撐不住了。他的隊友打得也不是很好。可對手又投進好幾個遠投,拉開了比分,比賽提前進入到了垃圾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