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在革新十六年的這一次土地券改革意義是非常重大的,它不僅緩解了大楚國內外對貨幣的稀缺,而且巨量的資金的進入,使得目前大楚經濟將會在之後的幾年內,進入一個較低水平的溫和通脹,而對於整個經濟的發展也是非常有非常強烈的拉升作用。
根據大楚財政部的相關數據報告,等到土地券改革成功之後,大楚將會長期保持在一個較高的經濟增速點上,反饋到大楚朝廷歲入則是數倍甚至是十倍的增長,到了那個時候,以目前大楚為代表的中華帝國經濟體,將會徹底拉開同其他國家的身位。
而與此同時,大楚遠航艦隊也已經抵達了馬六甲,他們將會在馬六甲短暫修整之後,便通過孟加拉灣和印度洋,然後繞過好望角抵達南大西洋,而後沿著西非海岸一路前往北大西洋,整個航程將會持續八個月左右。
當然,這也是蘇伊士運河還沒有挖通的的結果,才不得不繞那麼遠,使得整個航程距離遠了一萬公裏。
對於這一點,寧渝暫時也沒有什麼好辦法,畢竟要率先開挖蘇伊士運河,就必須要讓影響力抵達中東和埃及,關鍵是還得擋住西方各國的反對才行——眼下來看自然是很難做到的,隻能等待局勢的變化。
伴隨著炎炎的夏日到來,寧渝再一次開始了地方巡視,而這一次的巡視的目的地十分明確,他將會直接前往西北,前往那片漫天風沙的黃土地。
實際上這一次的巡視,自然不是單純的巡視民生,而是大楚一方麵推動十五府的發展同時,另一方麵將注意力轉向了西北,轉向了未來,那就是必須要解決黃河的問題,絕不能再讓黃河成為一條威脅到百姓生存處境的河流。
自從唐宋之後,黃河的問題便開始變得越發嚴重,而自從到了明清之際,黃河則是到了幾乎年年都會決口,更是年年考驗著沿河的治理情況,像清廷剛剛入關之後,便專門設立了河道總督,專門管理黃河河務。
隻是當時的河道總督衙門並沒有將百姓真正當一回事,而是想盡辦法向朝廷要錢,像每次黃河發生大的決口,朝廷動輒就會拿出上千萬兩的銀子來治理,而這些錢也使得河道總督衙門的官員營私舞弊之風盛行,甚至被稱為‘濁官。’
“而不肖官吏繼之漸生惡習,遂因以舞其詐而縱其貪。昏聵驕奢,災喜事,鑽營把持,溪壑無厭。”
為了多撈銀子,許多河道官員甚至期望黃河年年決口,以致於中樞不得不下令規定,每次黃河決口所耗費的錢糧,中樞隻拿六成,剩下四成由地方支出,這也是為了讓河道官員盡職的緣故,不可謂不悲哀。
而自從大楚奪下了天下之後,針對‘治黃工程’也進行了全麵的整改,廢除了過去弊端叢生的河道衙門,重新設立了治黃工程委員會,專門進行黃河的治理工作。
隻是當時大楚處處用錢,實在是沒有辦法針對黃河進行全麵的治理,隻能沿用過去的法子慢慢補決口,因此從大楚立國以來,黃河決口依然是年年高發,好在寧渝一直都要求必須要妥善照顧災民,才沒有出現餓殍遍地的現象。
“治理黃河絕不能繼續這樣下去了,朕已經讓內閣編製了相關的計劃來進行治黃,從遷居移民和保護水土的方式,來減少黃河水中的泥沙,這一次咱們就實地去看看,到底怎麼才能真正的治理黃河!”
寧渝想起了前世所看到了那些治理黃河視頻,心中並沒有浮現出無限的豪情,反倒是感覺到有些悲哀,在過去的數千年裏,有多少人犧牲在黃河上?又有多少人望河興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