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食網籃每次能取的結石量,不亞於螞蟻搬家,且偶爾還伴隨著各種不順利。

循蹈提出想接替主任,繼續操作,主任長時間保持幾乎相同的姿勢,肌肉已發出疲累的信號,他把鏡子轉交到循蹈手中,坐在旁邊的旋轉圓凳上,嚴肅地注視著屏幕,並沒有脫下隔離衣。

循蹈開始切身感受這個緩慢而艱辛的過程,它也許不像治療性ercp(經內鏡逆行性胰膽管造影術)需要挑戰對技術的高要求,但卻需要成倍的耐心和細致滋養。

令人欣慰的是,在輕柔的操作下,男孩似乎耐受了不適,神態平靜,神情如常,隻是偶爾噯氣,口水和眼淚不由自主地流下來,口水流入接好的口水袋中,眼淚浸濕了一小片無菌單。

盡量全部取出是目標,不能取出的,要想辦法夾碎成細小結石渣,這樣可以通過幽門進入腸道,再排出體外。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三號胃鏡室裏緊張而安靜,隻聽得到心電監護的滴滴聲和醫生護士配合的隻字片語。

牆上的時鍾已經指向下午一點,三個小時,筋疲力盡的體力腦力疊加勞動,結出了完美的勝利果實,眾人終於鬆一口氣。

收鏡時,主任才脫下隔離衣,額上的眉頭終於舒展開,先是對著男孩,“表現不錯,配合得很好,是個男子漢!”

接著麵對醫護眾人,“如果胃鏡下沒辦法搗碎的話,那這孩子肚子上就得挨刀了。很好!大家辛苦了。”

“主任辛苦啦!”大家紛紛向主任喊道,輕鬆中帶著愉悅。護士忙著護理患者、整理器械,醫生在寫診療報告,下一個患者即將推進來,忙碌的胃鏡室又開始有說有笑。

兒童做胃鏡,身體反應相較成人會弱一些,但依然是比較痛苦的檢查,男孩一直配合使過程更加順利,這份乖巧懂事,循蹈很感動,如今解除了男孩的病痛,又很欣慰。

護士聯係運送中心人員把男孩送回病房。循蹈回到病房,顧不上扒拉一口飯,先去查看了男孩的狀況。

在得知其沒有不適後,循蹈看向站在病床旁的男孩父親,懇切道:“孩子是因為空腹進食甜柿,形成胃結石後堵住胃的幽門,引起梗阻,出現腹痛、嘔吐這些症狀,你也看到了,石頭很多,是累積了一段時間的,這應該不是第一次發作了,你們平時要多關注孩子啊!”

孩子父親終回應,這種情況確實發生過好幾次,可是很快他自己就好了,所以沒想著來醫院。

“那是因為起初結石還小,所以一旦結石鬆動,症狀可能就緩解了,可是你們一直不關注,石頭越堆越多,如果再晚來,真的會胃出血、胃穿孔的。孩子還小,這對他的影響會很大。”

循蹈停頓了下,孩子父親沒有什麼反應,她隻好繼續,“在胃鏡室門口也和你講過了手術的情況,很成功,你們家人好好照顧他,配合後續治療。”

孩子父親終於點點頭,自始至終沒再多說半個字,更別提感謝的話。

循蹈並不在意。“暫時先禁食,我會繼續給他用藥治療,保護胃粘膜,促使剩餘的小碎石排出。”

手機響,循蹈走出病房,看到來電的人,微微一笑接起:“我在忙啊!”

“不會又值班吧?”耳邊傳來周莫爾溫暖的聲音。

他一直埋怨醫院為什麼不多招些醫生,循蹈似乎長在醫院裏,夜班頻繁的令人質疑她是否能有正常的睡眠。但循蹈總是輕描淡寫的一句“很正常,大家都這樣”就帶過了。

“是啊,二十四小時。我還沒吃飯呢,有話快說。”

“還沒吃飯!幾點了!”

“正準備吃呢!這個快餐盒能用微波爐加熱吧!”循蹈已經走進值班室,單手顛起飯盒,喃喃自語。

“我本來是想問你晚上要不要出來一起吃飯!行吧,你快吃吧!”周莫爾關切地催促。

自從循蹈進入醫院工作,就總是饑一頓飽一頓,周莫爾也愛莫能助,隻好經常約約飯局,搞搞聚會,好讓她在忙碌的工作之餘也能有放鬆的閑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