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六章 坐公交(1 / 3)

在欒雯潔進入常委會之後,江海在常委會上可以掌握的票數就已經達到了六票,分別是他自己、市政法委書記兼公安局長楊普慶、常委副市長姚瑤、宣傳部長欒雯潔、市軍分區政委黎風、虔縣縣委書記齊敬昌,這個數字已經接近常委人數的半數,已經是常委會上最大的一股力量了。

所以江海實際上已經掌握了常委會的話語權了。

原來在虔州市常委會上最大的一股力量,虔州市的本地勢力,在沈國祥動手術,紀宇軒、莊愷夫、譚豔梅先後落馬之後,現在已經是土崩瓦解,而且群蛇無首,早就不能捏成一股統一的力量了,其中兩三名常委投靠了魯誠,另外幾個誰也不願意投靠,卻也沒有獨樹一幟的能力,所以他們現在也消停了不少,倒是讓江海少****不少心。

對於江海來到虔州短短大半年時間,就能營造出這樣一副局麵,狄剛當然是非常滿意了,眼看虔州市就將會成為他在J省貫徹燕容係執政理念的一個突破口了。

虔州市的各項工作在全省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尤其是GDP增速,已經排到了全省第一,以這樣的速度增長,預計兩三年之內,虔州市的經濟總量就將排到J省的前列,為整個J省的GDP增長做出更大的貢獻,畢竟虔州市的麵積在整個J省來說,都是最大的。

狄剛現在對於當初自己將江海要到J省來的舉動簡直是有一些自鳴得意了,如果不是江海這個幹將幫他打開了局麵,想必他現在在J省的日子也不會這麼好過吧?

江海在虔州市的出色表現讓狄剛在J省的威信大增,而被省委書記吳永壽所接納的以沈國祥為首的虔州本地勢力的拙劣表現卻讓吳永壽威信大失,甚至吳永壽還接到了中央首長的電話,對他接納紀宇軒、莊愷夫和譚豔梅這一幫道德敗壞的腐敗分子的舉動提出了委婉的批評,雖然批評的語氣是比較委婉,可是這證明了中央首長對吳永壽的表現已經有一些不滿了。

這也是為什麼最近狄剛在虔州市的人事問題上屢屢發聲,卻屢屢得手的原因了,因為吳永壽曾經看好的幾位虔州幹部都出了問題,他現在在虔州的人事問題上也沒有什麼發言權了。

在省委這個層麵上,那些有發言權的省委常委們個個都是人精,當然看得出此消彼漲,跟紅踩黑,所以狄剛在省委爭取到的支持也領先了吳永壽,這對於一位天生處於弱勢地位的二把手來說,已經很不容易了。

誰能想得到呢?一位相對於省委層麵來說,微不足道的地級市常務副市長,竟然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攪動了省級層麵的政壇風雲!

江海這個名字,已經成了J省政壇上最引人注目的名字之一了。

而在虔州市,江海的辦公室也成了最熱門的地方,每天到江海的辦公室來彙報工作的幹部把這裏變得門庭若市。

不過江海也發現,在沈國祥到醫院動了手術之後,市長魯誠跟自己的關係變得有一些疏遠了,而且是一天比一天更加疏遠。

對此,江海也並不感到奇怪,畢竟魯誠也是一個權力欲比較強的人,當初他們兩個在虔州都是初來乍到,都沒有多少根基,共同麵臨著市委書記沈國祥的強大壓力,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尋求與自己結盟,共同對抗沈國祥的壓力,是自然而然的結果,可是現在,沈國祥已經黯然離開了虔州市政壇,虔州本地勢力已然土崩瓦解,來自沈國祥的壓力已經不複存在,所以形勢自然也就不同了。

魯誠收編了一部分虔州本地勢力,可是他在省裏的根基畢竟不如江海,所以現在他在市委常委會上的實力反而不如江海了,他深切的感受到了江海對他造成的威脅了。

如果他是一個甘居人下的人,那倒也罷了,他無為而治,抱抱江海的大腿,也能混到不錯的政績,可是問題是,他如果是這樣的人,那剛到虔州的時候,他倒不如幹脆選擇向沈國祥靠攏了,既然在那個時候他選擇了與沈國祥對抗,那現在,他就不太可能與江海妥協了。

除非江海能夠放棄自己手中的勢力,甘居魯誠之下,那兩人倒也有可能會和平相處,但是這種情況自然也是不可能發生的,江海這樣的天生領袖,怎麼可能甘居魯誠這樣的平庸之輩之下呢?而且這對虔州市的發展也不是什麼好事,魯誠實在是太平庸了,在發展經濟上沒有什麼思路。

因此,在察覺到魯誠對自己日益疏遠之後,江海也並不覺得有什麼遺憾的,他倒也沒有特別針對魯誠,畢竟當初兩個人也曾經聯手對付過沈國祥,隻要魯誠不做出什麼太出格的事情,江海也沒有什麼理由對付他。

反正魯誠不惹他便罷,兩人麵子上還可以過得去,如果魯誠惹了江海,江海也不是一個怕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