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對付誰,為什麼不能正大光明地對決呢?躲躲藏藏,遮遮掩掩,背後捅刀子、放暗箭、搞偷襲,絕不是英雄所為。想到這裏,小楊子看不起這七個壞人,心裏鄙視這種見不得光的醜陋行徑。
中年漢子看出小楊子的心思,輕聲說:“當實力懸殊時,就得使陰招,這與好人壞人無關。”
小楊子小聲驚呼:“哇塞,老頭楊太厲害了,我心裏想什麼你都知道,難道你既是神偷,又是神算?”
中年漢子露出嚴厲的麵色:“我再次提醒你,比壞人更壞,你也得使陰招!”
小楊子聽話似的說:“老頭楊教育得對,我知道了。”
樹林裏七個劫匪中,一個頭目模樣的狡詐地說:“各就各位,集中注意力,待會兒大王要路過此地,殺掉這個狗大王,我們就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要官有官,要財有財,要多少女人就有多少女人,兄弟們,願不願意?”
其餘六個劫匪聽了,拿出弓箭做好隱藏準備:“有好事,有女人,當然願意!”“一百個願意!”“一千個願意!”“一萬個願意!”
一個劫匪說:“這個狗大王該死!包庇縱容地主惡霸和貪官汙吏,漠視侵害受苦受難的老百姓,我們還要這樣的狗大王做什麼!”
另一個劫匪說:“這個狗大王該死!製造那麼多的冤假錯案,殘害那麼多的無辜百姓,隻有殺掉這個狗大王,改朝換代,爭取新天地。”
第三個劫匪說:“聽說刺殺大王,是株連九族的死罪。”
“九族?你有幾族?”劫匪頭目說:“你我都是上無老、下無小、中間沒有兄弟姊妹更沒有老婆的孤家寡人,怕什麼株連九族,就是株連十九族、九十族也不怕。”
有個劫匪說:“我們的親人,就是被這個狗大王下令殺害的,我要親手殺了他!”
劫匪齊聲說:“殺了他!”
從劫匪對話可以看出,這是一群不要命的亡命之徒。
一支小商隊在巴蜀邊境歡快地行走,不過他們是從巴國趕往蜀國苴地。
這支小商隊共有十人,沒有車馬相隨,這段路全靠徒步。
他們並不是坐不起車,也不是坐不起船,他們根本不差錢。
他們背負著輕便卻十分貴重的商品,表麵看並沒有特別之處。但這支商隊不是真正的商隊,商品是真的,而商人不是真正的商人,他們是巴王、相邦、太子、都城副將和若幹護衛。
“大王。”庹正執話剛出口,立即改口:“不不不,主人,我們從沿途所見所聞、官民所作所為看,官員勤政廉政,人民豐衣足食,國家興旺發達、欣欣向榮啊。”
被稱為主人的巴王心滿意足地點頭認可。
庹正執是相邦,年齡四十五歲,個子高高的,臉龐瘦瘦的,文弱儒雅,與他的官職完全相稱。相邦是文官名,簡稱相,是巴國百官中最高者,處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顯赫高位。相邦的主要職責是主持祭祀,幫助國王治理國政,既要處理國家大事小事,又要根據百官之功過進行賞罰。官居此位,算是一個臣子職業生涯的最高理想。
“父王。”震焎話剛出口,也立即改口:“不不不,爹爹,官員勤政廉政,也不排除個別貪贓枉法,人民豐衣足食,也不排除個別饑寒交迫,國家興旺發達、欣欣向榮,也當未雨綢繆、居安思危。”
被稱為爹爹的巴王依舊心滿意足地點頭認可。
震焎是三太子,是一位體格健壯、武功高強的太子,年齡二十四歲,已是一個孩子的爹爹。
既然有三太子,自然有大太子和二太子,還有四太子和五太子。帝王姬妾多,太子自然多,不足為怪。大太子巴震霆、二太子巴震烈、三太子巴震焎、四太子巴震煞、五太子巴震霄,這五人都是王族血脈的傳承者和延續者。
巴王身邊的大臣盡挑好聽的說,是為了哄巴王開心。人都喜歡聽讚歌,國王更不例外。國王最不願聽的,恐怕就是治國無方、昏庸無能、官員腐敗墮落、民眾起義造反。震焎是熱血青年,直言不違地說,充滿正義感,是在有意打破官場這種潛規則。
庹正執斜眼瞟向震焎,在心裏說,我說的是國家主流的、正麵的、積極的的東西,屬於正能量,你說的那些是非主流的、負麵的、消極的東西,屬於負能量。國家的陰暗麵,我肯定知道,大王又不傻,肯定也知道,你非要跟我唱對台戲,把它說出來,真是敗興。哎,沒辦法,你是太子,我是大臣,你有這個膽量也有這個資格說,我是相邦也不能把你怎麼樣。拋開官職不說,你腰掛佩劍會武功,我是一介書生,打又打不過你,更不能把你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