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養傷的古月瑤怎麼也沒想到,不過一次偶遇,就叫李依依記恨上了自己,甚至還有置她於死地的想法。
待古月瑤養好膝蓋再有空進城,已過了二月二。
前兩日還暖和些,可昨夜一場北風,晨起人們又穿上了厚厚的棉襖。
雖是寒風陣陣,可定安洲街頭仍舊熱鬧,販夫走卒穿行於街頭巷尾,叫賣聲討價還價聲不絕於耳。
背著一背簍蘋果到商行換錢出來,又帶著婉君姨娘到集市買了一整條豬腿、五斤板油、糖鹽若幹,滿載而歸的兩人從西城門出,並沒注意到後頭不遠不近有三個人一直跟著她們。
“大哥,咱什麼時候動手啊?”一個麻子臉的男人見那倆小娘皮都上牛車了,難免有些著急:“再不動手怕是走遠了1
滿臉橫肉被稱為大哥的中年男人王老財瞪了眼麻臉男子,低聲罵到:“城門口到處都是守門的官兵,老子是貪財,可也要命1
“大哥說得對1右邊矮瘦男子笑嘿嘿地給老大拍馬屁:“大哥走的江湖多,我們聽大哥的一準沒錯1
麻子臉和矮瘦男子原都是在定安洲一帶流竄的地痞流氓,兩年前在賭場認識了現在的大哥,這王老財有些功夫在身,他二人平日跟著大哥也沒少做些見不得人的事兒,這回接到的單子是收拾一個十四歲的小丫頭,客人那邊已給了十兩,事成後再給三十兩。
這可是三人團夥成立兩年以來最大的一筆買賣,是以麻子臉才那麼著急:四十兩啊!哪怕他隻分得十兩,也夠他包小柳兒快活兩個月了!
見牛車動了,一直蹲在城門外看著的王老財連忙站起來:“走1
牛車速度其實不比人走路的速度快多少,加上王老財三人刻意跟著,一直到牛車停在通往古家的路口,張財也沒跟丟。
幸而古月瑤機警些,早在牛車出城兩刻鍾時就發現了後頭那仨人應該是在跟她們的車。主要也是那仨人跟得太明顯了些:一直就隔了一百米左右,牛車停他們也停,牛車走他們也走。
“姨娘,咱們先跟村裏人往平嶺村回,一會兒再家去。”發現不妥的古月瑤拽住正準備往家去的婉君,轉而朝走親戚回來正好回到這邊的平嶺村裏正一家子招手喊到:“裏正叔、嬸兒,等等我們一起家去1
裏正夫妻倆今日是帶著十六歲的兒子去娘家相看,相看十分順利,裏正之妻徐氏見著古月瑤也笑嗬嗬地,還真停下腳步來等她二人:“古家姑娘今兒個又進城了啊?”
瞟到婉君背著的背簍裏漏出的豬肉,也忍不住羨慕,就算是過年,她們村裏也沒人家舍得買這老大一條豬腿,古家可真是有錢!
因古家宅子本就離村裏有些距離,平日裏跟村民打交道的時候並不多;再者古家女眷們並不常到村裏去,也不把家裏的事兒往外說。是以平嶺村的村民隻知那處大宅子如今住了一大家子,畢竟當初徐氏等人去砌炕都砌了八九個,那古家人還花錢來買柴火,可不是有錢的一大家子嗎?!
雖然人性本八卦,可鄉裏人家原就不知曉這莊子是誰家的,再者定安洲裏一個大財主死了的消息還沒有村頭寡婦跟村裏哪個漢子眉來眼去的八卦更叫人關注,是以古家如今宅子裏的人從哪搬來的、家裏有多少口人這些事兒,平嶺村村民是一概不知。
“進城買點東西,可巧碰著嬸子,有些事兒想請教嬸子。”古月瑤笑吟吟地與徐氏說著話,眼角餘光則注意到跟著她們的三個人還在不過二三十米那兒站著,古月瑤也不敢冒險,便說要跟徐氏一起家去。
不知內情的徐氏去歲在古家這邊掙了些銀錢,可後來並沒多少接觸,如今難得有機會跟古家人交好,她自然樂意:“有啥事兒隻管說,嬸子能辦的一準兒給你辦妥來1
裏正家的小兒子第一回見到生得這般標誌的異性,從衣著打扮到說話走路都跟他從前見過的村裏人不同,連笑起來的模樣都好看得叫他說不出話來,隻是偷摸著瞟了幾眼就臊得滿臉通紅,愣愣得跟在他爹後頭走著,連頭都不敢抬起來。
從古月瑤等人下牛車那裏走到平嶺村約摸要一刻鍾多些,王老財三人隻敢一路跟著,一直跟到平嶺村附近都沒等到古月瑤兩人落單時,三人又是生臉兒,被出入村的村民遠遠瞧見都忍不住多打量的,在平嶺村村口徘徊片刻,最終無功而返。
而跟隨裏正一家進村的古月瑤注意到那三人沒有再繼續跟著,暗暗鬆了一口氣,麵上仍笑著與徐氏說話,隻說是家裏柴火用得差不多了想請她幫忙打兩天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