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章 寒意(2 / 2)

半夢半醒間,她似乎回到了喬家的府院裏,父母和弟弟都在。母親心疼地牽住她的手說她瘦了,還給喂她吃了碗杏仁甜羹。

清淺醒來時,身邊已經沒有人了。捂了一晚上發了汗,身上不再那麼難受,隻是仍然乏力。她坐起身,正欲喚淡月,寢室的門卻忽然開了。

一前一後走進來兩個人,是淡月領著太後身邊的心腹陳嬤嬤來了。

“姑娘醒了?”淡月見她坐著,忙上前關切道,“太後娘娘讓陳嬤嬤來看您了。”

陳嬤嬤笑著福了個身,算是行禮:“太後娘娘聽說養性齋裏召了太醫,擔心姑娘身上不好,特地遣奴婢來探望。”

“太醫?”清淺疑惑道。

淡月忽地惶然跪下:“是奴婢請的。奴婢見姑娘總不見好,實在怕出事,今天天一亮便去請了太醫來。太醫來把過脈了,還開了藥,已經喂您吃過一回了。奴婢自作主張,請姑娘治罪。”

清淺忙伸手扶她起來:“快起來。你是好意,我又怎麼會治你的罪。我睡了多久了?”

淡月怯怯起身:“回姑娘,現在是申時了。”

“哦,我竟睡了那麼久,難怪你要擔心。禦書房那邊……”

陳嬤嬤答道:“姑娘不用掛心,太後娘娘聽說姑娘身子不豫,特吩咐了讓姑娘好好調養,先不用去禦前伺候了,也免得病氣過給聖上。”她又轉頭去問淡月,“既然太醫來了,說姑娘是怎麼個不好?有無大礙啊?”

“回嬤嬤,太醫說沒有大礙,隻是春天的風雖然不那麼冷,卻厲害。姑娘吹多了風,寒氣進了肌理,隻消用些祛風散寒的藥,再好好休整幾日,便無妨了。”

陳嬤嬤又問:“是哪位太醫?看得可仔細?”

“回嬤嬤,是太醫院的院使常山常大人,醫術是靠得住的。”

陳嬤嬤點點頭:“既如此,便可以放心了。太後娘娘還擔心著呢,奴婢要快點去給娘娘回話,姑娘就好好修養,養好了身子要緊。”

清淺謝了太後的關懷,又遣淡月送陳嬤嬤回太後宮裏了。

陳嬤嬤回了慈寧宮,徑直向太後稟報清淺的情況。

太後仍不放心:“一個小宮女,請來的太醫給好好看嗎?用不用派個相熟的太醫再去瞧瞧?”

“說是請的太醫院的院使常大人,太後可以放心。”

太後聽了一愣:“常山?那可是皇帝禦用的,等閑不給旁人診玻你沒聽錯嗎?”

“奴婢絕對沒聽錯。興許是太醫院知道清淺姑娘的來曆,看在太後娘娘您的麵子上,不敢輕慢,常大人才親自去的。”

“也是。沒有大礙就好,否則要想留在宮裏就難了,”太後會意地點頭,“不過這次倒病得巧,提醒了哀家。光壓在一塊寶上,終歸不安穩。若是萬一她出了什麼岔子,也絕不能影響到哀家頭上來。須得物色幾個姿色不錯又沒有家底的,讓喬錚認個幹閨女,以備不時之需。你去知會慈寧宮上下,養性齋那邊還是要照樣關懷著,但誰也別給養性齋送藥送吃食,免得萬一有個不測哀家脫不開身。”太後交代了一通,又問道:“今天離春社還有幾日?”

“回太後娘娘,今天是正月二十八,離二月初二春社還有五天。”

“五天。若是尋常的風寒,怎麼也能調養回來了。你遣人每天去養性齋探望,讓她好好休養,二月初二之前務必好起來。那天要祭灶擺宴,是接近皇帝的大好機會,可不能給錯過去。”

陳嬤嬤應是,太後又吩咐道:“取紙筆來。”

筆墨紙硯很快就預備好了,太後提筆寫信,寫好後裝進個錦袋裏。那錦袋極為精致考究,用的是雲錦的妝花緞,針腳柔密,巧奪天工。袋上繡著團龍福壽紋,是唯獨皇太後一人能用的規製。太後把錦袋縫起來,交給陳嬤嬤:“你拿上哀家的令牌,現在就出宮。把這個錦袋送去喬府,一定要親自交到喬大人的手上,喬大人如果不在,你就在那等著,絕不可以給旁的人轉遞。去吧”

陳嬤嬤領了命,帶著錦袋匆匆出去了。

沒有人發現,慈寧宮外的隱蔽處蹲伏著個兩個黑影。二人見一個嬤嬤神色匆匆地往宮門方向走,彼此一對視,一個黑影閃身不見了,另一個黑影悄悄地跟在了那嬤嬤身後。一路跟到西華門,門前守衛森嚴,查看過嬤嬤手裏的太後令牌,這才給予放行。

嬤嬤前腳出去,那黑影後腳跟了上來。這次倒不用查驗,眾侍衛一見來人,肅靜地拱手行禮,二話不說打開了偏門,把黑影放出去了。那黑影身手了得,一路尾隨,見陳嬤嬤七拐八拐,往喬府住的大街上去了,心道這次算是跟對了,便搶先一步,率先抄小路往喬府奔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