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此以往,自然會造成了孩子“輸不起”的性格,做遊戲輸了不行,在幼兒園沒得到老師的表揚不行,畫的圖畫沒上光榮榜不行……現在“輸不起”的孩子,在將來會無法承受挫折。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時時處處接受考驗的不僅是孩子自己,更多的時候其實是家長。比如,兩個小朋友發生衝突了,家長怎麼去處理呢?好多家長會采用這樣幾種方法處理:
1.“以後不許和他玩了。”
2.“他打你,你不會也打他嗎?該出手時就出手。”
3.“敢打我兒子!我抽不死他!”——於是兩個家長打起來了。
家長自身都缺乏解決矛盾的方法,又怎麼能教導孩子呢?對待孩子不能過分疼愛和保護,不能溺愛,不能嬌慣,不能過分包辦代替。否則會導致孩子獨立性、創造性、自信心、抗挫折能力都很差。
溺愛不是愛,是害,真正愛孩子就要為孩子今後發展得更好,生活得更幸福著想。
02“望子成才”對孩子期望過“高”帶來的隱憂
“天才小孩”貪玩落敗,“全才兒童”喜獲桂冠!
這是今天在報上看到的關於我們舉辦的“智慧寶寶思維大賽總決賽”的報道,劉青真不愧是知名記者,這樣的標題一定能吸引不少家長的眼球。
想想當時的情景,真的是感觸頗多。
8月的第二個周日,對於很多人來說隻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日子,而對於來自全國各地的三十位寶寶和他們的家長來說,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因為我們學校組織的“第一屆智慧寶寶總決賽”正式拉開帷幕。
有寶寶的地方,就是快樂的城堡。
比賽規則是這樣的:寶寶們根據年齡進行抽簽分組,然後進入各自的比賽場地,進行創造力、記憶力、邏輯思維能力等五大能力的比賽。
與其說這是一場比賽不如說這是一場表演show,寶寶們的表現令家長們拍案叫好。抽象而複雜的題目,小寶寶們應答自如,甚至會有出乎意料的答案。這恰恰證明了思維訓練的益處——引導和啟發孩子自己尋找答案,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答案絕對不是唯一的也不是預設的。所以這也是一場收獲驚喜與感動的畢業典禮。
原本一切進行得很順利,但當比賽結束宣布分數的時候,有人跳了出來。
來自沈陽的奕龍的媽媽,一直堅信自己的孩子是超常兒童。但比賽結果,奕龍沒有能夠進入前三名,她情緒有些失控,指責比賽不夠公正。
對於奕龍媽媽的質疑,我並沒有感到緊張,隻是有些遺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