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會這樣?他根本沒有認真答題!”奕龍媽媽差點兒從椅子上彈了起來。
“聽帶他的老師說,他其實很聰明,跟您陳述的一樣,在前兩天的熱場體驗訓練中,每個遊戲單元,他都積極參與並有很好的表現。但是今天正式比賽卻大反常態。您說,這是為什麼?”我問。
“我怎麼知道?”奕龍媽媽臉色變了又變。
“昨天下午和晚上,我們帶著寶寶去水上世界玩,還有晚上的親子晚會,您和奕龍都沒有參加,能告訴我是什麼原因嗎?”
其實我早就知道了原因。這些從外地來的家長和小朋友都被我們集中安排在附近的酒店休息。我們還特意安排了值班老師巡房。聽值班老師說,整個下午和晚上,奕龍媽媽都帶著奕龍在房間裏複習,做各種益智題目,連晚飯都是我們的老師送進房間的。
“我帶他複習來著。”奕龍媽媽說。
“我能理解您的心情。可是所有的小朋友都出去玩了,您卻把奕龍留在屋裏讓他做題目。您考慮過他的感受嗎?”正說著話,門被推開了,奕龍走了進來,小臉上滿是畏懼的神情,定定地注視著媽媽。
我走過去把他抱在胸前,用手輕撫著她的腦後,心理學家說過,這是孩子最喜歡的撫觸。當他們還是小嬰兒的時候,母親就是用這樣的姿勢托著他們的頭,給他們喂奶,哄他們睡覺。所以這樣的撫觸最容易讓孩子獲得安全感並且與你真正親近起來。
“龍兒,告訴老師,剛剛你為什麼不認真做題,你在想什麼?”我細聲細氣地問。
“不喜歡。”奕龍看了一眼媽媽,又趴在我耳邊小聲說道,“昨天他們去玩了,我在屋裏做題。今天還讓我做,我不想做了,我想玩。”
“想玩?什麼時候不能玩,非得比賽的時候玩?!”奕龍媽媽一肚子火,自己的精心備戰卻成了孩子在賽場上溜號的原因,這實在令她難以接受。
我告訴她孩子的智商很高是件好事,但千萬別讓它成為包袱、成為給孩子“加碼”的理由。智商隻是一個參數,並不代表什麼,在重視孩子智力發展的。同時,更不能忽視孩子的社會性能力和個性塑造,因為這些都會直接影響到他的思維、學習以及今後的成長和生活。比如,媽媽為了讓超常兒童保持不敗戰績,帶著他犧牲遊戲時間來做題,出發點是好的,卻過於注重比賽本身,過於重視結果,忽略了孩子的天性,也沒有幫奕龍建立比賽的規則意識,以至於他最終因為“貪玩”而輸了比賽。
我的話不知奕龍媽媽聽進去了多少。活動結束後,我們的老師要帶小朋友去動物園海洋館玩,以此作為對所有小朋友的獎勵。臨出發的時候,奕龍媽媽卻帶著奕龍離開了。她說她還想去一趟中科院,看看孩子到底是不是超常兒童。
看來,她的觀念一時還是轉不過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