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發現已經無法用毒舌壓製她之後隻好言歸正傳。
“假設現在隻有三個社團。你隨便想三個印象深刻的社名寫吧。”
溪川在黑板上寫下了“趣味藝術社”“綠色集市社”和“無用研究協會”。
男生久久沒有反應。
“怎麼了?”
“我們學校怎麼會有這麼奇怪的社團?”
“不要小瞧人家。”說起奇怪社團,溪川莫名地因熟悉感而自豪,“這個社有很多參不了賽的有趣小發明,這個社經常組織舊書集市,這個社專門做一些沒用的實驗。”
靜默兩秒。
“耳目一新。”男生的表情卻是大寫的“還真無聊”,“現在假設每個社團的重要程度都是三分之一,A社團推薦了B社團和C社團,B社團從A社團獲得一半推薦後又推薦了C社團……”
“等等!什麼ABC?要設ABC為什麼還讓我寫名字?”
“讓你寫名字時並沒有料到會出現光是名字就蠢得讓人難以啟齒的情況。”
“哪裏蠢了?”溪川回頭看了看黑板,並沒有從中看出端倪。
“第一輪推薦之後三個社團的重要程度是x1=z,y1=……”
“等等等等!xyz又是哪來的?”
“xyz對應ABC三個社團的重要程度啊,需要特別說明嗎?”
“當然啊,就算雙方互相喜歡,戀愛之前也要表白吧。”
對於這種不著調的類比,新旬簡直懶得反駁。
“y1=,z1=。現在你繼續列出下幾輪的方程組。”
溪川列了十輪,花費了不少時間。
“可以了。已經能看出三個數值趨於恒定,再列多少輪都是一樣。”
女生靜靜地看著滿黑板的方程式,回頭時神情是氣鼓鼓的,“這種有規律可循的迭代計算,你寫個循環不是馬上就算出來了嗎?”
“是啊,這樣是為了讓你更好地感受過程。”男生笑得十分坦蕩,“很適合理想型思維方式的人。”
他不緊不慢地側了側身,給朝自己飛來的粉筆讓路。
社團們考察想推薦的其他社團花了一周時間,每個社團為了爭取推薦也拿出看家本領做了展示。投票之後的第二天,權保部部長就拿到了建議保留社團的名單。
名單中的社團也按照優秀程度降序排列,設定權重係數後,經費分配的問題也迎刃而解。
對量評係統大加讚賞前,部長還有點擔心柳溪川會強烈抗議,但意外地順利,她並沒有發表意見,隻是看起來情緒低落。
趣味藝術社被淘汰了,溪川始料未及。明明有許多其他社社員個人都很喜歡這個社,到了以社團為單位投票時他們卻都沒有推薦這個社。
推薦其他社團有降低自己社團排位的風險,如果推薦的社團是優秀社團會有加分,但如果推薦了不良社團會減分。誰也不推薦,獨善其身行不行呢?最終進入保留名單的社團分數未必低於七十五分之一,同樣要承擔風險。他們隻能謹慎行事,提心吊膽地做出選擇。誰知道這些在夏新旬眼裏不過是一些數據。
很長一段時間,在學校遠遠看見那位社長學姐時,溪川隻好繞道走。
新旬的方案在算法上沒有問題,可是原理真的成立嗎?
用人與人的關係類比,就像是:被更多人視為好友的人,是更好的朋友人選;與更多更好的朋友人選做朋友的人,更可能成為一個好朋友。
“看起來有點繞啊,不過我大致能夠理解。做選擇的策略有很多,策略不是完美的,但有優劣之分。這應該算是較好的策略吧。你怎麼關心起自管會的事了?”未來的溪川回道。
“咦?你當時沒有去了解過係統嗎?”
“我當時在文藝部啊,學生會又沒有通過這個係統。”
啊對了,目前學生會那邊確實不太積極,從主席到各位部長都嚷著看不懂,他們平時也不太需要做決定,“藝體活動不怎麼需要投票啊,直接開會商量,拿出方案不就行了?”――原話是這樣說的。憑直覺就舉起反對大旗的人不是沒有。
所以,從一開始的一念之差,選擇去權保部而不是文藝部那一刻,一切就已經變得不同了。未來的那位和新旬的相處方式大概能想象得出,歡喜冤家逐漸互生好感,有時英雄救美,有時置氣拌嘴,至於量評係統什麼的隻是為了省出時間戀愛而存在的,似乎不是主線情節,也沒有了解的必要。
如果過程全然不同,結局還可能一樣嗎?
雖然沒什麼戀愛的感覺,這個人也依然毒舌討打,但溪川還是希望他別死。
話說回來,這麼聰明的家夥為什麼不自己救自己啊?犯得著讓我苦心乏力地想辦法嗎?
找個機會試試看能不能讓他相信,把任務移交出去好了,大家都有獨立人格,應該自力更生嘛。
溪川認為,這就是最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