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後院起火,曹操休掉糟糠之妻(1)(2 / 2)

曹操暗暗冷笑——大到朝廷小到家族,總會有不順耳的雜音。像孔融這等腿比脖子硬的家夥也沒辦法計較,若同他講理,他有十車話等著,巧言令色繁文縟節,沒必要與他一般見識。更何況這枚胡桃的油沒有榨幹,還有華歆、王朗、邴原、張範、王烈等一大群名士避難在外,要靠孔融的名氣吸引,還得繼續利用他哩。想至此曹操本欲勒馬與他敘談,又見孔融身邊跪著當朝國丈伏完,這就更不能等閑待之了,趕緊下來攙扶:“國丈,豈敢唐突您大駕,莫要折殺老夫啊!”

伏完誠惶誠恐道:“曹公抬愛了。究功勞而言,您挫敗賊眾立下不世之功,老朽應有此拜。若論官階,上下之分自當如此。”如今的伏完已不是儀同三司的輔國將軍,自董承、王子服因玉帶詔之事被誅,他就主動上還印綬,轉任中散大夫。

曹操故作憨笑:“話雖如此,您畢竟是國之重戚,不能自貶身份,快快請起!”說著話回首叫許褚牽來匹馬,請伏完乘騎,共赴皇宮麵聖。待親自扶他上去,曹操這才回頭掃了孔融一眼,笑道:“文舉兄,我可得恭喜你。昔日北海之失,多受袁紹父子之欺,如今我也算替你報仇了。”孔融曾擔任北海相,是被袁譚擊敗才調回朝廷的。

曹操呼其為兄,姿態擺得夠低了,這麼說不過想要孔融一句恭維,可孔融偏不遂其願:“朝廷大義當前,在下那點兒小得失算得了什麼。下官唯賀曹公報國之舉,並無分毫私情。”

“文舉兄真是大公無私啊。”曹操非但不能駁斥,還得公然稱讚,心裏澀澀的。

話音剛落一旁竄出校事盧洪,手指孔融陰陽怪氣道:“今日群臣迎接曹公盡皆下跪,孔大人獨揖不跪,太失禮了吧?”校事的職責就是為曹操監視百官,孔融當麵不服不忿,身為鷹犬豈能含糊放過。

孔融瞧不起這等猥瑣之人,瞅都不瞅一眼,朗朗道:“我等是受天子之命前來迎候,別人跪不跪本官不便幹涉,反正我以為不該輕天子而重同僚。”他這話有理有據,倒把盧洪頂了回去。

曹操佯作嗬斥:“大膽盧洪,你不過是一小吏,老夫與公卿講話也輪得到你插嘴嗎?還不給我退下!”盧洪諾諾而退,曹操碰了個釘子,也不想再饒舌,趕緊提及正事,“老夫離京忒久,朝中之事多勞文舉兄與諸位大人費心了。”

“皆是荀令君之功勞。”孔融是個實事求是的人。不過這話也很別扭,究竟是說荀彧功勞大,還是說荀彧把持政務別人都摸不到呢?

曹操裝聽不懂,環顧四周微笑道:“今日朝廷官員來的不少,侍禦史張紘(hóng)怎麼沒到呢?”

張紘是昔日孫策派到許都朝覲的使者,被曹操表奏為侍禦史,留在了許都。孔融與其關係融洽,聽曹操特意詢問,語氣和緩了一些:“張大人請命入宮奉職,正陪在荀令君身邊。”

“哦。”曹操點了點頭,思索片刻又道,“午時我府裏設宴,犒勞此番出征的將領,文舉兄也過來湊湊熱鬧吧。”

孔融料想這不過是句客套話,推辭道:“在下乃白麵書生,不堪與諸位將軍為伍,別掃了大家的興致。”他話雖如此,口氣卻頗為輕巧,似乎根本不屑於與武夫為伍。

哪知曹操一把抓住他的手腕:“兄台不要辜負我一番美意喲,一定要來……還有,煩勞您邀請張紘,叫他同到鄙宅飲宴。”

“嗯?請張子綱一同赴宴?”

“不錯,”曹操在他手腕上用力捏了兩把,皮笑肉不笑道,“江東之地避難名士極多,如今河北之危已解,中州局勢大定,是不是該商量一下,請那些羈旅高賢都……”

孔融雖執拗,卻不糊塗,聽曹操說一半便明白了,情知這是要借張紘之口逼孫權遣回避難名士,進而使其向朝廷就範。孔融故友王朗、華歆、孫邵之流都在那邊,早盼著他們回來共商國是,一見曹操有此打算心中狂喜,忙應承下來:“下官明白了。明公請放心,我一定拉張紘共赴盛會!”說罷還朝曹操擠了擠眼睛,兩人心領神會攜手而笑。

在場眾官員何曾見過他們倆情投意合的時候?皆萬分詫異麵麵相覷,轉眼間又見曹操二次上馬繼續行進,趕緊把稍稍抬起的頭又低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