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五年三月,黃埔學生參與東征,對手是陳炯明手下的猛將林虎。這位林虎久經沙場,根本不把剛入伍的黃埔生放在眼裏,大戰前先放出豪言狠話:“何物學生軍,不過是小孩子胡鬧把戲而已,你們看我把他們殺得片甲不留。”
此話是針對媒體發布,由此可見林虎當時的得意。如果不看結果,光研究前半截,這位與蔣委員長同歲的林虎,軍事履曆革命資本一點不比蔣介石遜色。蔣有保定軍官學校和日本士官學校的金字招牌,懂點曆史的都知道,他的學曆摻了水,很山寨。保定軍官學校的學製為兩年,蔣委員長讀的是陸軍速成學堂預備班。日本士官學校更不靠譜,是東京振武學校,一所日本人為中國人辦的預備學校,基本上相當於辦在美國的新東方。
林虎出身於江西武備學堂,在中國近代史上,武備學堂是個怪胎。按照中國人老傳統,好鐵不打釘,好漢不當兵,清朝政府要玩軍國民,想成為軍事強國,一窩蜂地建武備學堂,希望培養軍事人才,變文化人為武化人。林虎是廣西漢子,前輩是鬧太平天國的那撥人,晚輩更是人才輩出,著名的桂係領袖李宗仁就是他的老部下。
晚清各個省都有武備學堂,說起這些新式學校,想做強國夢的清政府一定後悔莫及。花那麼多銀子,國防未見鞏固,卻養虎成患,成了封建朝廷的掘墓人,為以後的連年內戰埋下禍根。當兵的不讀書識字還好,有點知識,一個個都變得不牢靠,新軍成了最不安定因素。
林虎是老同盟會員,本名蔭清,是黃興給他改的名。辛亥革命,與蔣介石一樣,都是衝鋒陷陣當急先鋒。他是南京臨時政府的警衛團團長,在革命黨的部隊中也算是精銳,二次革命討袁,高舉義旗,是江西討袁軍左翼司令。袁世凱稱帝,他擔任討袁的護國軍第六軍軍長。事實上,孫中山也很看重林虎,最後與這位老同盟會員分道揚鑣,覺得非常可惜。
林虎輸給黃埔學生軍是一生的轉折點,這一仗臉麵大丟,一蹶不振,從此退居二線,冷眼看蔣介石一步步如日中天。當年的部下李宗仁也漸漸飛黃騰達,他有心問政,想繼續戎馬生涯,又害怕蔣記仇,不容他。識時務者為俊傑,作為老革命,既然站錯了隊,就認賭服輸,不再摻和軍事。
這以後,林虎走名人路線,與當政者若即若離。國共兩黨都有統戰傳統,他當過兩屆參議員,當過國大代表立法委員。一九四九年後,是廣西的政協副主席,副省級待遇,安享晚年。
林虎十五歲進武備學堂,同學中有一位李烈鈞,此人後來大出風頭,辛亥革命,他是江西都督。林虎快畢業那會兒,與幾名同學在街上遭遇調戲婦女的流氓,大打出手,得罪了當地的權貴。學校迫於壓力,貼出布告,開除幾位參加打架的學生,林虎則以成績特優,免予開除,僅記大過一次,打手心三十。
這是林虎麵臨的第一次人生抉擇,他選擇了離開學校,選擇了與同伴共進共退。既然這架一起打的,要罰大家一起罰。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同學李烈鈞就是因為成績特優,被保送至日本士官學校。如果林虎願意服軟,選擇留下,說不定去日本的人就是他。
一九○六年,林虎經黃興介紹,參加了剛成立不久的同盟會。這在當時,還屬於地下黨,是一個在清政府眼皮底下的秘密組織,由此可見他的革命資格,相當牛B。以今天的眼光看,林虎青年時代的每一次選擇都是對的,大清沒落之際,他選擇了革命黨。然後倒袁,護國戰爭,都是與時俱進,大方向都正確。
作為一名職業軍人,不斷麵臨選擇,有時候是一樁非常尷尬的事。他是廣西人,在民國初年,省份很關鍵,這是一個地方軍閥崛起的年代。桂係軍閥既欣賞他的軍事才能,又不太放心他的革命黨身份。用他是為了打仗,不放心的是怕他倒向革命黨。
林虎最後選擇了陳炯明,桂粵聯手,本來就在情理之中。這種選擇本身也是一種身份認同,畢竟陳炯明跟他一樣,大部分時間都是革命的。林虎跟著黃興幹,跟著李烈鈞幹,包括跟著陳炯明幹,事實上都是站在孫中山的陣營,隻是在最後,又隨著陳炯明一起背叛了孫中山。曆史的吊詭在於,陳炯明走錯一步,林虎亦步亦趨,也跟著一錯到底。
像林虎這歲數的武夫,想成為一方梟雄很難,然而這又是唯一的出路。與馮玉祥和閻錫山相比,他還不夠資格,與黃埔的學生相比,他又太老了。林虎最大的本錢就是手上的武裝,因此他一失勢,絕無東山再起的可能。
不僅蔣介石容不了,新桂係的李宗仁也未必會真心喜歡林虎。國民革命軍占領上海,已當上軍長的李宗仁躊躇滿誌去看望躲在那兒的老上級,林虎問李宗仁,蔣介石會不會記仇,對自己有所加害。李宗仁很曖昧,說這個說不準,你還是出國避一避為好。於是林虎隻好流亡海外,據說出國的錢,便是李宗仁讚助,不過這錢也不多,混了沒兩年,生活沒著落,隻好回國老老實實地做寓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