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第100章 第100章(2 / 3)

蔡承德很有興趣地問景明,“你知道他是怎麼反應的嗎?”

“可憐、同情,甚至會提出要送這隻受傷小狗去醫院”,景明很冷靜。

蔡承德難免有些驚訝,“我還以為你會說他漠不關心的”。

景明搖搖頭,篤定道,“他智商很高,知道社會需要他同情,那麼,他就會偽裝出同情來”。

“對,偽裝!”

蔡承德點點頭,“繼高攻擊性後的第二個特征——毫無共情心理,卻為了融入社會,偽裝自己很有同情心”。

“不僅僅是偽裝同情心,他還會裝出各式各樣優秀的品行,謙虛、和善、團結友愛同學……”

蔡承德無奈歎氣,“你知道謝半珩在學校裏人緣很好嗎?”

“他周圍人都覺得謝半珩做事靠譜、為人仗義、毫不吝嗇、對同學很大方,是個很好的哥們”。

誰能知道呢?謝半珩私下裏覺得這群人都是傻子!

“他明明對社交毫無興趣,甚至非常鄙夷。但他分析過後,覺得社交最為有利,於是選擇了交朋友”。

蔡承德歎氣,總結道,“因為他知道,做一個表麵上的正常人,融入社會與人群、結交朋友,對他而言,是最佳選擇!”

“除此之外……”,景明接上了蔡承德的話,“他曾經告訴過我,他玩過很多很多的極限運動”

“十三歲,他無保護攀岩514c級的峭壁”。

“快要十四歲的時候,他參加墜山賽,在大裂穀玩山地速降,穿行七公裏,成功到達終點”。

“到了十五歲,謝半珩更瘋了,七千米高空無傘跳傘,三分鍾內依靠安全網著陸”。

“這麼多的極限運動都是為了找刺激,因為他平時情緒過於冷淡”。

“不僅如此,他三次發病都是在我意圖離開的時候,說明他的獨占欲很高”。

攻擊性強、無同情心、低恐懼、感情淡漠、長於偽裝……這些都是反社會人格的典型特征。

蔡承德瞪大了眼睛,“你早就知道他是反社會人格?”

景明麵對著蔡承德,一字一頓。

“他不是!”

“您是心理醫生,比我更清楚,反社會人格要在十八歲以後才能確診!”

“患者隻有在十八歲後依然出現攻擊性行為,在ds/m、精神病態量表等標準中獲得高分,才有可能被判定為反社會人格”。

“而我和他十六歲認識,謝半珩在十六歲以後,再也沒有發生過任何一起高攻擊性/事件”。

“您可以說他有行為障礙或者品行障礙,但不可以診斷他為反社會人格!”

景明眼睛太幹淨,此刻鄭重嚴肅,甚至憤怒起來像燒著一團火,眼睛就越發清亮。

蔡承德也不知道怎麼的,忍不住笑起來。

“你放心,我隻說他是疑似,從未確診過他是反社會人格,即使是對謝老先生,我也說小珩是行為障礙而已”。

所以直到目前為止,連蔡承德都無法確認謝半珩到底是什麼病。

明知道謝半珩疑似高功能反社會,卻又礙於年紀和他攻擊性行為的減少,無法判定。

隻能籠統地以“行為障礙”稱呼,或者幹脆極為不專業地叫“這種病”。

聽了蔡承德的解釋和他對謝半珩的保護,景明的臉色稍顯和緩。

“不過說起來,小珩能夠找到你做戀人,也挺幸運的”,蔡承德感慨不已。

肯陪著小珩來治病,願意維護他的聲譽,小珩能夠找到這樣的愛人,也是幸運。

唉,就是不知道他的傻兒子蔡應,將來能找到一個什麼樣的愛人?

“我今天來,隻是想問一問,您知不知道他的病到底因何而起?”

蔡承德又點頭又搖頭的,在景明疑惑不解的目光裏解釋道。

“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都有吧”。

“他四歲那年,老爺子給他做了一個極為全麵的腦部體檢,發現他大腦杏仁核區輕微受損”。

景明沉默片刻,“這個區域是用來控製感情的”。

“對,小珩在感情上的低功能或許就是因為這個區域受損”。

“你也知道,感情本質上是各類激素的分泌調控,腎上腺素,血清素、多巴胺……對於小珩而言,他的這些激素水平明顯偏低”。

蔡承德無奈道,“所以他很難感覺到快樂、刺激、憐憫等感情。更糟糕的是,他也很難感覺到……恐懼”。

沒有恐懼意味著他不害怕受罰,直接導致他漠視法律道德,根本不願意遵守規則秩序。

“據謝老爺子說,他給小珩請了法學老師,小珩學了,不僅沒能敬畏法律,他甚至跟法學老師討論怎樣才能合理合法的鑽法律空子?”

蔡承德都替謝老爺子頭痛。因為謝半珩總有一套自己的邏輯、規則。

“小珩說法律有空子可鑽,那就是不完善的,是個殘次品。他一個獨立完善的人格,為什麼要遵守一個殘次品定下的規則?”

蔡承德都同情謝老爺子,攤上這麼個孫子,得耗費多少心血,才能把他變成一個正常人。

“唉,我扯遠了,他杏仁核受損是先天性因素,也就是原發性病因”,蔡承德說到這裏,更想歎氣了,“至於後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