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聽了,如雷擊一般,口吐鮮血,倒在地上。他想起自己從十三歲起,嚴嵩就把他跟自己係在一起,幾十年來風雨同舟,自己對他還是比較了解的。在當時社會上,他一個達官顯貴連小妾都不納一房,一個不近女色的男人,能是巨貪嗎?想到這裏,嘉靖皇帝似乎反應到什麼,他令人將徐階找到病榻前,問:“查抄嚴府贓物甚多,據戶部上奏,入庫卻隻有十萬兩銀子,還有那麼多到哪裏去了?”
徐階說:“剩餘的直接充了邊餉。”
嘉靖皇帝正色質問:“邊餉由戶部撥出,贓物不入庫而直接撥出,是何道理?”按照正常的程序,一切贓物都應入庫,全國所有費用均由戶部統一撥出,徐階不將贓物入庫而直接撥出,他在搞什麼鬼?
徐階額頭冒汗了,支支吾吾:“這個……微臣也不知道是什麼道理,等查明了再稟皇上。”
嘉靖皇帝已經預感到自己冤枉了嚴嵩,非常痛心。姑且不說嚴嵩平時家裏應該有點積蓄,就說他僅僅以首輔的資格退休,光朝廷賞銀就是二十萬兩,在他府裏搜出十萬兩銀子,這意外嗎?
嘉靖皇帝沒有等到徐階向他彙報這是為什麼,因為從這天起,他忽然病得時昏時醒神誌不清。十天後,即嘉靖四十五年(1566)十二月十四日,一代雄主嘉靖皇帝,在自己的寢宮——乾清宮崩逝了。諡欽天履道英毅聖神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廟號世宗。而查抄嚴府巨大的財產除十萬兩銀子進了國庫外,其他的均不知所蹤,也把一個巨大的疑問留給了後人。
《明史·趙錦傳》全文記錄了一個趙錦為嚴嵩翻案的奏折,這個奏折回答了上麵的問題:“方聖祖肅皇帝時,故大學士嚴嵩特受眷知音參機務,每不能仰體聖祖所倚毗之心,而專怙寵行私。其子世蕃,複大為奸利。於是中外切齒,言者四起。而聖祖方旋悟疚逐,命收捕世蕃。而言者猶忿恨不已,至謂世蕃有謀叛狀。於是正世蕃之罪而籍其家。時承勘者與撫按諸臣,懼無以上應明詔,重幹不測,則虛上所當籍事,而其實不符,則又株連影捕,旁收近取以足之。聖祖以為所籍之物,而不知其強半出於無辜之民、閭閻之間。”還記錄了當時交銀入庫的人的回答:“初抄沒世蕃,命下倉促,所得猶僅若此。”
趙錦的這個奏折是什麼意思呢?大意是:嚴嵩受嘉靖皇帝知遇之恩,不體諒嘉靖皇帝對他的希望,卻倚仗嘉靖皇帝對他的信任,公報私仇,中飽私囊。他的兒子嚴世蕃,更是大奸大貪。因此,朝野內外無不切齒痛恨,參劾者接連不斷。最後嘉靖皇帝下旨將嚴世蕃抓捕治罪,參劾他的人又說他有謀反罪,又說他是巨貪。結果抄家的人一查抄,情況根本沒有那麼嚴重,為了掩蓋自己的奏折是欺騙嘉靖皇帝的謊言,他們就大搞株連,把凡是跟嚴世蕃有關的人都抄家,這還不夠,又把用其他辦法搜集、所得財物均算在嚴世蕃的贓物上。嘉靖皇帝以為這些東西都是從嚴府抄出來的,卻不知這些東西一大半是從那些無辜的人家、店鋪、作坊等地方收來的。就是這樣拚命地湊集,也遠遠達不到清單上麵的數額。當徐階的人僅僅隻交了十萬兩銀子入庫時,戶部官員問,怎麼隻有這麼少?交銀子的人回答說查抄的命令下得倉促,我們隻抄到了這麼多。這句話包含了兩層意思,一是嚴府隻有這麼多,二是他們轉移了,我們還在繼續查。清單上那麼大的數額,查抄的人卻說僅僅查到了十萬兩,這是多麼大的差距呀,徐階不說是直接撥發了邊餉,他到天上找那麼多的東西來補這個缺口啊!為了置嚴嵩於死地,徐階可算是赤膊上陣了。
嘉靖皇帝是不是死於謀殺,沒有任何史料能夠證明,唯有一件事值得推敲:幾年後徐階被高拱推倒回家,大量兼並土地險些激起民變。海瑞受朱載垕的密旨,要就地斬殺徐階,嚇得徐階連夜亡命他鄉。一個退休在家的宰相,他就是犯了滔天大罪也不能不問不審就像殺一隻雞一樣隨便殺了呀!朱載垕這麼做是不是有殺徐階滅口之嫌?其後不久,徐階不但脫罪,反而還讓海瑞罷了官,他又有什麼回天之術,竟然這樣反敗為勝?隻有一種解釋,朱載垕有把柄在他手裏:你要殺我也行,我就把你的醜事抖落出去!那麼是什麼醜事竟能要挾一個皇帝呢?這個答案應該不難想象,除了殺弟弑父,絕對沒有第二個原因。
徐階深知,自己比嚴嵩小了二十三歲,以年齡優勢擊敗了嚴嵩,這種勝利是短暫的,也許用不了幾年,自己就會跟嚴嵩顛倒一下位置。隻有將嚴嵩批倒批臭,永世不得翻身才行。嚴嵩成了奸臣,作為推倒他的人,自己理所當然就成了忠臣,對於忠臣,誰敢對自己把事做絕呢!